-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绩效 股权 消费 兼职 揭高管天价薪酬面纱
绩效 股权 消费 兼职 揭高管天价薪酬面纱经济危机的席卷而来,引发了一波轰轰烈烈的“裁员”风潮,风潮过后,一项不得已而为的激进运动――“高管减薪”又开始流行。国内房产、电力、证券等多个行业均掀起高管减薪潮。 据中国薪酬调查网发布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薪情排行榜显示:在中国,金融行业高管薪酬水平位居所有行业之首。2008年度,即便大部分金融机构均处于亏损、裁员的不利境况,但部分高管薪酬仍然成倍增长,一时间,“高管减薪”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从财政部下发的通知容易了解,高管人员税前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社会保险和各项福利等,照此推算,“天价薪酬”根本没有滋生的土壤。 对此,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名家讲坛副理事长李开发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吐露,很多高管最大的收入来自绩效奖金和股权激励,这也是多数天价薪酬的主要来源。同时,大部分高管除了正式薪酬之外,还有职务消费和兼职收入。在目前薪酬制度不明确和监督不完善的情况下,形成灰色地带,这也是限薪令下“高薪”依旧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解析“天价薪酬” 随着“限薪令”的颁发,各行各业天价薪酬的爆料就不绝于耳。其中尤以部分国有企业爆料为甚。 前不久,中海油2008年报披露,中海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傅成玉的薪酬(酬金及股份期权收益)达1204万元,较2007年增加74万元。 2008年9月份,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新闻发布会上曾经披露,第一任考核期内(2004年~2006年)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分别为35万、43万和47.8万。李荣融同时表示在2007年~2009年中,将不增加央企负责人基础薪水,并实现业绩奖金浮动依据与责任相挂钩。作为归属中央企业的中海油高管,傅成玉的千万薪酬,引来哗声一片。 事实上,央企高管年薪分为基础薪酬和业绩奖金,薪酬与绩效挂钩,由国资委业绩考核局根据其每年的业绩评定,并且高管要在任期完成后才能拿到奖金收入。那么,傅成玉这样的天价薪酬究竟从何而来? 对此,中海油相关人士的解释是,傅成玉这笔超过千万的薪酬由袍金(董事会成员的奖金)、薪金津贴及福利、绩效奖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股票期权收益5部分组成。中海油作为在香港的红筹股公司,在当年上市时按照港交所和香港的法律规定设计了高管的薪酬,加上中海油2008年业绩猛增4成,实现净利润相比2007年的312亿元猛增了42%。由此,这位相关人士称,按照标准傅成玉的薪水确实应该是这么多,但他同时表示,这只是“名义工资”,公司从来没有按此执行过。 透视“灰色地带” 除了绩效奖金和股权激励,高管收入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灰色地带”――职务消费和兼职收入。 “所谓职务消费包括交通、通讯、住房和各种俱乐部会员资格等与职务消费有关的项目名称。”李开发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解释。兼职收入则包括在所在单位所属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所投资的控股、参股经营单位,以及所在单位以外的三产企业等兼任职务所获得的规定外收入。 就职务消费本身定义来讲,是指为保证领导干部政党生活和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由政府和领导干部所在机关(单位)按照规定,为其提供和报销的费用。目前,国有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并没有将职务消费列入其中。因此,对于职务消费所产生的“准薪酬”,国资委并不明了。 李开发表示,职务消费没有确定标准,这样笼统的规定,灵活性非常大,漏洞非常容易找,各种虚拟项目、品名报账司空见惯,特别是“一筐拎”、“一揽走”的报账法,各种考察费、招待费……也许随便一张票据就可以数百上千元,甚至十几万、几十万元。而兼职收入也很难管住。早期中石化的一次清理整顿,就查出124名高管有不规范兼职226个。目前,仍不乏一些高管被形形色色的内资、外资企业蜂拥,身居要职的同时头挂多名虚职。 总体说,国企负责人的职务消费弹性比较大、标准不细致、缺少透明度,漏洞比较多。兼职收入也亟需进一步严厉规范。限制高薪,这些都是亟待加强整治的。 ■链接:三大疑点“挑战”全面限薪 相对于金融机构,涉及面广泛得多的《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将面临众多“挑战”,这也是管理层先推出金融机构高管限薪令的苦心所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张力指出,有三大问题需要等待《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来解决。 一、“国企”如何定义?国企控股的企业算不算国企?国企下面的子公司、孙公司算不算国企?如果这些问题不界定清楚,在实际操作中就存在大量问题。 二、会不会造成法律冲突?金融机构高管限薪令刚刚发出,而这个限薪令又具有“追溯力”。财政部特别指出:在本通知印发前,各国有金融机构已发放的2008年度高管人员薪酬超过按上述原则确定的上限部分,应在2009年度薪酬中抵扣或退回。如果高管此前与公司签有合同,合同中规定的薪酬超过了限薪令的标准,那么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