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红牛研究进展结果显示体重增加4104kg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pptVIP

草原红牛研究进展结果显示体重增加4104kg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草原红牛研究进展结果显示体重增加4104kg -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体系

草原红牛相关研究进展 及肉牛核心育种场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二零一六 年 十 月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赵玉民团队 报告人:吴健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1、草原红牛种群选育提高 ? 草原红牛 肉用品系 (含1/4利木赞基因) 肉用新品系 (含1/2安格斯基因) 体重 497.34 520.70 538.38 体长 152.64 155.05 151.44 体高 123.47 124.18 127.54 胸围 188.32 190.1 190.36 胸深 68.45 69.38 76.66 胸宽 48.16 48.78 48.64 腰角宽 45.12 45.35 53.55 坐骨宽 10.96 11.70 10.36 尻长 50.1 50.60 56.83 管围 20.09 20.53 20.53 18月龄公牛体重、体尺变化情况 一、草原红牛研究进展 结果显示 体重增加41.04kg,提升8.25% 胸深增加8.21cm,提升11.99% 胸宽增加0.48cm,提升1.00% 前驱载肉能力有所提高 尻长增加6.73cm,提升12.43% 腰角宽增加8.43cm,提升18.68% 后驱同步向纵、横向增大 体型趋近于肉用型牛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分析安草F1代公牛雄激素受体(AR)基因5’UTR 区多态性,发现等位基因A在群体中占有绝对优势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基因型 碱基突变 样本数 基因型频率 A 0.52727 AA T 64 0.05455 AB T/G 13 0.94545 B 0.47273 BB G 0 0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 2、草原红牛肉用新品系种公牛筛选 分析发现AR基因5’UTR,AA型显著高于AB 型( P = 0.025) 可作为影响精子密度的遗传标记进一步验证与应用 性状 基因型 均方 F Sig AA AB 冻精顶体完整率/% 91.23±6.92 86.81±4.44 0.005 2.673 0.108 冻精畸形率/% 26.12±16.46 31.30±8.94 0.008 0.874 0.354 冻精活精子比率/% 63.32±1.34 68.70±8.49 0.008 1.182 0.282 鲜精顶体完整率/% 94.68±4.85 92.06±4.11 0.002 1.135 0.292 鲜精畸形率/% 16.13±9.40 24.51±7.19 0.020 3.748 0.068 鲜精活精子比率/% 83.27±6.30 82.29±8.84 0.000 0.035 0.852 射精量/ml 6.42±3.64 6.79±2.61 0.392 0.056 0.814 精子密度/(×108·ml-1) 8.85±3.35 6.94±1.25 10.316 5.334 0.025* 鲜精活力/% 70.00±5.00 66.72±6.53 0.003 0.727 0.398 冻精活力/% 44.33±4.04 42.10±4.14 0.001 0.829 0.367 不同基因型对种公牛精液品质性状的影响 根据草原红牛肉用新品系现有群体规模和种群繁育的需要 选留种用公牛12头(4个血统),后备公牛42头 种用公牛平均冻精产量2.18万剂/头 测定了28头草原红牛饲料利用率 3、高饲料利用率草原红牛群体构建 以前期掌握的8个功能基因为目标 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表达差异 序号 基因名称 1 α-2-HS糖蛋白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3 抑制素Βa 4 原钙粘连素-19 5 S100钙结合蛋白A-10 6 分支I型丝氨酸肽酶抑制剂成员-2 7 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3 8 生长激素受体 αHSG基因扩增熔解曲线(蓝) β-actin基因扩增熔解曲线(红)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 生长激素受体(GHR) 胞外超氧化物歧化酶-3(SOD3)基因 AHSG IGFBP3 INHBA GHR PCDH19 S100A10 SERPIN2 SOD3 FCR -0.26 -0.32* -0.22 0.34* 0.25 0.23 0.23 0.39** 注:饲料转化率FCR=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 肩标*表示显著相关(P0.05);**表示极显著相关(p0.01)。 上述3个基因的表达与草原红牛饲料利用率相关 IGFBP3基因第2内含子存在 C-T 碱基突变 连锁分析发现AA基因型对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影响,可作为相应的遗传标记 基因型 AA AB BB 饲料转化率FCR 8.05±0.17a 8.72±0.22b 9.18±0.14b 利用IGFBP3基因初步筛选构建了高饲料利用率群体 二、核心群管理软件 * * * * * *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