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栎类苗木早期生长关键因子试验探究.docVIP

影响栎类苗木早期生长关键因子试验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栎类苗木早期生长关键因子试验探究

影响栎类苗木早期生长关键因子试验探究摘要: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对栎类苗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出苗率、苗高、地径生长、净光合效率以及生长综合表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栎类苗木对光照的需求是保证栎类育苗成败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栎类;光照强度;出苗率;苗木生长 中图分类号:S7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095-1 栎类属于壳斗科栎属,主要分布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内,是我国特产的木本粮油植物,也是传统的畜禽优质饲料。天水常见种有辽东栎、锐齿栎、栓皮栎、麻栎、槲栎等,被群众称为铁杆庄稼。为探讨栎类苗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差异的影响,我在苗圃进行了本次实验。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供试种子于2002年秋季从山门林场采集,供试树种为辽东栎,去劣精选后在冷库0-5℃条件下储藏,供实验用种子平均单重为1.87g。 1.2 实验方法 1.2.1 种子处理 为了模仿野外种子受虫兽危害状况,在实验中采取了全粒(对照)、半粒(尾部切去1/2)、1/3粒(尾部切去种皮1/3)的3种处理方法。播种前用0.2%的甲醛溶液消毒并浸种3天,每12小时换水一次。 1.2.2 光照控制 为了摸清光照对栎类幼苗前期生长的影响,在试验中采取了全光,80%遮阳网,50%遮阳网及80%+50%的双层遮阳网进行了遮光试验。 1.2.3 播种接种 播种接种采用的是土法接种,即从辽东栎纯林中控取地表以下10-30cm的腐殖土过筛后,撒于播沟内覆盖种子。 1.3 实验区设计 实验区按栎类对光照强度的反应设置为100%区、80%区、50%区、30%以下区。每个实验区分为1/3粒区、半粒区和全粒区,设播种接种与不接种两个对照区,总共14组设定,3次重复,每个小区3m2,实验区总面积126m2。 1.4 测定方法 按设定的实验区,于2003年9月底进行播种,每个小区重复播种100粒,共种4200粒。播种后每5天记录1次幼苗根、茎、叶的生长发育情况;于2004年11月把所有苗木分区标记挖出,测定记录苗高、地径、根长及侧根数量,并于6月份根据叶片色泽、厚度测定净光合效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遮光处理对出苗率的影响 幼苗出土期出苗结果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58、67、78;80%为63、74、83;50%为:72、81、87;30%以下为:87、88、96。从光照分析来看,出苗率随光照减弱而渐高。从种子完整性与出苗率的关系看差别不大,证明栎类种子的种皮对种子发芽无阻碍作用。 2.2 不同种子光照处理对苗木保存率的影响 苗木在生长期结束时的保存率100%光照强度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8、11、25;80%为:21、32、54;50%为:16、27、47;30%以下为:9、13、26。可以看出50-80%光照范围苗木保存率明显优于100%以上和30%以下光照区。从种子完整性看,完整种子保存率最高达54%,而1/2,1/3处理的保存率最高仅为32%和21%,这说明虫兽害对种子的成苗有很大影响。 2.3 播种接种对苗木成苗的影响 本试验采取的接菌和未接菌两种对比表明接种对种子出苗影响不大,但苗木保存和前期生长与接种菌根有直接关系,接种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保存率4个数据分别为:18.6、0.29、18.9、11、54;对照的数据分别为:14.5、0.21、15.4、6.29。以上对比是在全粒及50%光照强度下进行的,试验表明接种苗4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苗,说明栎类苗木早期生长,主要依靠菌根菌吸收养分。 2.4 处理对苗木的生长 2004年11月把苗木按分区分组挖出,测定苗高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14.5、15.4、18.6;80%为21.9、22.1、28.9;50%为22.2、22.3、31;30%以下为14.3、17.2、18.4。测定地径长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0.21、0.23、0.29;80%为0.25、0.30、0.35;50%为0.30、0.29、0.32;30%以下为0.22、0.19、0.28。测定主根长100%光照强度时对应1/3粒、半粒、全粒分别为15.5、15.5、18.9;80%为17.8、16.3、20.1;50%为17.2、17.1、22.2;30%以下为8.9、9.6、12.1。苗木的各项指标在全粒区随光照强度偏出50-80%范围逐渐降低,而且在同一光照区,全粒明显大于1/2和1/3处理的苗木。说明栎类苗木在相对光照强度50-80%之间为其适生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