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药物疗方法与过敏试验法04.docVIP

2016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药物疗方法与过敏试验法04.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护理学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教案:药物疗方法与过敏试验法04

第四节 常用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原则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5.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6. 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 7.现配现用注射药物 8.注射前排尽空气 9. 注射前检查回血 10. 减轻病人的不适与疼痛 二、注射前的准备 (一)注射用物准备 1 .注射盘 内放有 2 ﹪碘酊、 70 ﹪乙醇各一瓶、消毒棉签、消毒镊子、消毒治疗巾、砂轮、开瓶盖器、弯盘等。 2. 注射器和针头 3.注射药物 4.注射本 (二)药液抽吸法 1.查对药物 2.吸取药物 3.拍进空气 4.妥善放置 5.注意事项 三、常用注射法 (一)皮内注射法 目的: 1. 药物过敏实验。 2. 预防接种。 3. 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骤。 部位:毛发少、色素少、皮肤浅薄的部位,药敏试验多在前臂中段内侧;接种在上臂三角肌下缘 操作 1、解释核对 2、75%乙醇消毒 3、平直式进针,针尖斜面与皮肤呈5度角,推注0.1ml药液于皮内,形成一个皮丘,退出针尖 (二)皮下注射 目的: 1 .用于不宜口服或不能口服给药,而需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药效时。 2 .预防接种。 3 .局部麻醉用药。 部位: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 方法:一手绷紧皮肤一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拴,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快速刺入皮下,深度为针梗的1/2~2/3;以左手抽动活塞柄,无回血方可推注药液。注射毕快速拔针,并用干棉签按压针刺处片刻。 (三)肌内注射 目的:1.用于不能或不宜口服给药,而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时。2.要求药物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时。3.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部位:肌肉较丰厚,与大血管与大血管和神经距离相对较远的部位作肌内注射。以臀大肌最为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再次为上臂三角肌。 定位法:十字法和联线法两种 操作: (1)绷紧局部皮肤,另一手持注射器,以中指或无名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深度约为针梗的2/3(约2.5~3cm)。 (2)固定针头,另一手抽动活塞,无回血后推注药液。 (3)注药毕,用无菌干棉签轻按于进针处快速拔针,并继续按压片刻。 (四)静脉注射法 A四肢浅静脉注射法 : 目的:1.注入需迅速发生药效,而不宜口服、皮下、肌肉注射的药物或注射药物作某些诊断检查。2.抢救危重病人时注入药物或置管加压输血输液。3.静脉营养治疗。 血管选择: 选择粗直、弹性好、相对较固定的静脉;避开关节及静脉瓣;对长期静脉用药的病人,为保护血管,要有计划地自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血管注射。 操作:(1)消毒,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2)排气,绷紧皮肤,使静脉固定;另一手持注射器与针栓,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成20°~25°角,穿刺,再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如见回血,表明针头已进入静脉,可再顺静脉推进0.5~1cm。(3)松止血带,同时病人松拳头,固定好针头,缓缓推注药液 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1 .肥胖病人 2 .水肿病人 3 .休克病人 4 .老年人 5 .天气寒冷 穿刺失败的原因 1.刺入过深,或因静脉滑动,针头未刺入血管内,抽吸未见回血。 2.刺入过深,针尖穿透对侧血管壁,抽吸不见回血。 3.针头未完全进入血管内,针尖斜面部分再血管外,可抽吸到回血,但推注时药液溢至皮下,局部隆起并有痛感。 4.针尖已刺破对侧管壁,斜面部分在血管内,部分在血管外,可抽吸到回血,但注药时病人有痛感,如仅输入少量药液,局部不一定会隆起。 B小儿头皮静脉注射 小儿头皮静脉非常丰富,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而且静脉表浅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注射法。常用的头皮静脉有: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眶上静脉、耳后静脉和枕后静脉。使用时,需注意头皮静脉与头皮动脉相鉴别。 C股静脉注射法 目的:股静脉注射法适宜于抢救危重病人时注入药物或置管加压输血输液;股静脉穿刺也适于采集血标本作化验检查。 方法:1.常规以2% 碘酊、70%乙醇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并消毒术者左手示指和拇指。 2.在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用一手示指触得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并加以固定;另一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内侧0.5cm,针头与皮肤呈90°或45°角刺入;抽动活塞见暗红色回血,提示已进入股静脉,即固定针头,注入药物。 3.如回血呈鲜红色,提示误进股动脉,应即拔出针头,局部加压至少5min,改由另一侧穿刺股静脉。 4.注射完毕,拔出针头,局部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3~5min,然后用胶布固定。注意观察有无继续出血,如无异常,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并整理物品。 (五)动脉注射法 目的: 1.抢救重度休克,加压注入高渗液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