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贵州职高对口升学语文讲义:《离骚》.docVIP

2016年贵州职高对口升学语文讲义:《离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贵州职高对口升学语文讲义:《离骚》

【教学目标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了解浪漫主义诗歌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教学重点通过品读《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含有丰富感情的句子课时安排两课时。??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在毛泽东看来,古代帝王缺少“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也有必要补充一些“风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划分朗读节奏。明确: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婷/以轨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请学生找出以下语言知识点,教师疏通重要词语 (1)通假字 偭规矩而改错 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 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 通“郁悒”,忧愁苦闷。 进不入以离尤兮 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通“彰”,明显。 延伫乎吾将反 通“返”,返回。 (2)同类活用 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步行 高余冠之岌岌兮 形——动,加高。 长余佩之陆离 形——动,加长。 固前圣之所厚 形——动,推重。 哀民生之多艰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哀伤。 鸷鸟之不群兮 名——动,合群。 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名,淫荡,纵欲之事。 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压抑。 (3)特殊句式 謇朝谇而夕替 被动句。无标志词。 步余马于兰皋兮 状语后置。介词“于”。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谣诼谓余以善淫 状语后置。介词“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介词“以”。 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助词“之”,还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一词多义 虽:余虽好修以羁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诗中的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外在形象?明确:(略)??? 诗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品格?长太息以掩涕兮,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 ???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 ???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忠贞不移 诗人的品格是高尚的,意志是坚定的,节操是清白的,才华是横溢的。、、能力提升把自己想象成屈原,再读课文。文章如此动人,除了真情实感,还得益于语言,你认为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②比喻手法的运用。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时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