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蒲松龄生平思想研究·文章编号:1002-3712(2010)02-0005-10蒲松龄的德性品质初探陈其海(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淄博255100)摘要:研究作家的德性品质,能使我们从根本上掌握他的写作动机和目的,从而更清晰地了解作家的思想脉搏和审美理想以及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的精神内涵。就蒲松龄个人来讲,其德性分析就是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指他的个性品质符合规律与目的的程度。本文从向善性、德行选择和德性意志三方面对蒲松龄的德行品质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求更准确地把握蒲松龄的内心德性世界以及他的价值追求。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德性中图分类号:I207.419文献标识码:A关于德性的含义,要做系统地论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仅作简要概括。在古代,德性常被当作道德的同义词来使用。尤其是中国古代,更是将道德等同为德性。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各家,中国的古代哲学就是一部道德哲学史,比如《论语》,我们很难发现有关德性的理性论述,但它却充满着道德教化的内容。德性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只出现于《中庸》中:“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在《十三经注疏》中将此“德性”注解为“至诚之性”。而且,中国古代的德性是专指人来讲的,虽然也收稿日期:2009-10-13作者简介:陈其海(1974-),男,山东淄博人,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理研究员,文学硕士。5民众的关照与同情,可称为“大我之善”。康熙二十三年始,淄川发生了一场先涝后旱的大灾荒。面对处于死亡线上的黎民百姓,蒲松龄是忧心如焚,写下了多首(篇)描述灾情和百姓凄惨生活的诗文。从中可以看出他渴望救世济民的善良心德。如:郡城为流人所聚,国若焦……或炼人膏而渍之,以杖荷坛,击铜板市上,价视乌麻之槽磨者;得入眢井,犹大葬也。(《康熙四十三年记灾前篇》何处能求辟谷方,沿门乞食尽逃亡。可怜翁媪无生计,又卖小男易斗糠!(《饿人》)旅食何曾傍肆帘?满城白骨尽灾黔!市中鼎炙真难问,人较犬羊十倍廉。(《饭肆》)描写灾中民众的惨状,正是折射出内心的期望,其忧民之心、向善之情跃然纸上。以诗文明志,只是表达了内心的看法,另一件事情则是直接付诸了行动,那就是驱逐蠹吏康利贞:康在任淄川漕粮经承时,妄立名目,加重赋税,引起全县纳粮户的不满,蒲松龄代民请愿,先后上书县令及康的上司,甚至写信给王士禛,请求罢免康利贞,最终得以成功。从此事更能看出,蒲松龄为民向善之情是深切而浓烈的。二、坚定的德性选择(一)德性与选择的关系。德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选择,亚里士多德曾说“:德性则是某种选择,至少离不开选择。”[3](P34)通过前文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德性是与存在物的价值密切相关的,对于人而言,德性是人的实践价值、存在价值的直接体现,而这种体现实际上是通过德性选择来实现的。“这种择善去恶的能力实际上即是一种价值取向,它通过德性所孕育的善的价值观进行,也正是这种价值观决定着人的行为的方式、价值目标、欲望的取向P26)人的德性活动是主体的一种自主的理性选择活动,”。[6](8的书信—《上孙给谏书》。本意是劝孙蕙“严发禁示,以戒族人”,——但信中言辞尖锐、咄咄逼人,毫不掩饰对孙氏族人的气愤,其中有如此语句:“弟之言无可凭信……但乞先生微行里井而私访焉,倘有一人闻孙宅之名而不咋舌咬指者,弟即任狂妄之罪而不敢辞。”非但如此,即使孙病死后,蒲松龄也未写一词,更没前去吊唁。如此友情,蒲松龄就能因为公众利益而毅然割断,除了内心强烈的德性追求作支持,恐无其他解释。三、坚强的德性意志(一)德性与意志。前文论述,人的德性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为善和为恶之间自由选择的结果。德性具有目的性特征,同时也是一种选择过程,而要达到德性目的,除了要有正确而恰当的德性选择之外,德性意志在这里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德性意志是意志的一种特殊体现。关于意志的意义和作用,古今中外的理论家均有论述,在中国古代便有许多关于意志的理论阐释。孔子曾说“苟志于人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孟子说过“夫志,气之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知言养气章》);墨子说“志行,为也”(《墨子·经说上》)。在西方,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便将意志、理性和情感作为灵魂的三个基本要素;亚里士多德把意志看作是人的灵魂欲动功能,体现人在理性领导下的选择能力。在近代,康德也对意志作过阐释“:所以意志,作为欲求的能力,它是尘世间好些自然原因之一,就是说,他是那种按照概念起作用的原因“假如不以善良为出发点,这。”[8](P16)些特性就可能变成最大的恶。一个恶棍的沉着会使他更加危险,并且在人们眼里,比起没有这一特性更为可憎P43)按照康德。”[9](的理解,他实际上是将德性意志等同于实践理性来看待的:“唯独有理性的东西有能力按照对规律的观念,也就是按照

文档评论(0)

文档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