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pdf

第2o卷第3期 潍坊教育学 院学报 V01.2o No.3 2OO7年第3期 JOURNAL OF WEIFANG EDUCATIONAL COI上EGE s,w.2OO7 孔子中庸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 崔 畔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孔子思想体系的始终。中庸精神赋予了孔 子的仁、礼等思想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透过中庸精神,孔子天人贯通的圣人气象得以呈现。孔子的中庸精 神在两千余载后仍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并付诸实践。 关键词:孔子;中庸;现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80(20Cr7)03—0043—02 一 、 中庸的内涵 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周而不比,小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 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的思想。“和”是指不同事物、不 乎!民鲜久矣。”虽然“中庸”一词在《论语》二十篇、一万一千 同见解的和谐与统一,君子以道义为原则,能虚心听取别人的 言中仅出现了一次,盖孔子思“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 忠言,热心纠正他人的错误意见,重公尚义,从而求得相互和 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故罕言中庸,但中庸之 谐一致。“同”是指无原则的认同,小人以私利当头,因此不能 道却彰显于《论语》的字里行间。窃以为中庸的内涵主要体现 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交融,也就不能达到和谐相处的境界。 在以下三个方面: 3.权变时中。“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 1.执两用中。“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 君子而时中。”(《中庸》)中庸之道虽然是天下之达道与真理, 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但它也并非一成不变,君子能够对中庸之理时时省察,应时制 (《中庸》)孔子称赞舜能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而用中庸之道去 宜,做到随时而异,适中不偏,言行处处符合中道。“子日:‘不 引导人们,这也是舜能够成圣的原因。“大知”的圣贤待人处 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事能不偏不倚,不枉不纵,无过不及,而取其中。“不及”固然 (《论语·子路》)孔子认为,现实生活中符合中庸之道十全十美 是不好的,但是“过”亦不足取。如“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之人是很少的,那就要结交狂放激进和洁身自好的人,因为他 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 们各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现实生活中的 及。”’(《论语-先进》)“过”和“不及”都偏离了中道,故两者都 孔子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说:“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 不可取。为了恪守中道,就要反对两个极端,而要“执其两端, 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公冶长》)孔子 用其中于民”。《论语》中诠显中庸思想的语言比比皆是,又如 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并赞扬甯武 子夏为宰于莒父而问政于孔子,“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 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公冶长》),身处乱世就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处理事 要清静自守,保全自身免遭刑戮,如《周易·系辞下》所言“龙蛇 情怠慢拖拉不行,过于求快亦是很有害的,要成就大事就要执 之蛰,以存身也”。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在有道之邦将自己的 守“中庸之道”,不快不慢,恰到好处,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 经天纬地之才施展出来。孟子认为孔子达到了“可以仕则仕, 再如:“子日:‘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孟子-公孙丑上》) 子。”’(《论语-雍也》)“质”和“文”是为两个极端,朴实超过文 之境界,故称赞他为“圣之时者”。 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超过朴实就显得虚浮,文采和朴实搭配恰 二、中庸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 当,这才是“中庸之道”。 孔子生活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