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经济学课概要1.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堂经济学课概要1

《一课经济学》-精读Day 1№1 导读№2 破橱窗效应№3 战祸之福№4 公共工程来自缴税№5 税负抑制生产Day 2№6 政府信贷扭曲生产№7 诅咒机器(一)№8 诅咒机器(二)№9 分散工作机会的企图№10 遣散军队和裁减公务员Day 3№11 盲目崇拜充分就业№12 关税“保护”了哪些人?№13 拼命出口№14 “平准价格”№15 救救X产业Day 4№16 价格体系如何运作?№17 “稳定”物价№18 政府管制价格№19 房租管制的后果№20 最低工资法№21 工会真的有办法提高工资吗?Day 5№22 “有足够的钱买回商品”№23 利润的功能№24 通货膨胀的幻景№25 抨击储蓄№26 课后温习№1 导读作者简介亨利·黑兹利特,或译亨利·赫兹利特,英文名Henry Hazlitt(1894年11月28日-1993年7月8日),自由意志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也曾担任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报刊的记者。黑兹利特对于自由意志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发展都有极大贡献,在他资助下路德维希·冯·米塞斯(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大师,卓越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才得以获得在纽约大学的教授职位(当时米塞斯刚流亡美国),也是他让艾茵·兰德(俄裔美国哲学家、小说家。她的哲学理论和小说开创了客观主义哲学运动,代表作有《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接触到自由市场的经济理论。在1997年至2002年间,为了纪念他,一个名为亨利·黑兹利特基金会的组织创建。本书的核心开宗明义,作者黑兹利特在第一章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破解其他经济学家所犯下的谬误,并且指出了这些谬误的共性:忽略了政策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而对于这些谬误的始作俑者,作者把他们叫做“坏的经济学家”。不过,笔者非常不赞成这种二元论的判定方式。它硬生生地将那些持有自己不赞同观点的经济学家,定义成“坏的经济学家”或者“煽动家”,冠以“只顾眼前的利弊得失“;而对于作者认为的“好的经济学家”,他则认为他们有远见,并且他们的经济政策会对社会整体有长期的良好效应。在这里笔者揣度作者黑兹利特所要批判的对象,是为现代经济学做奠基的凯恩斯经济学派。而黑兹利特作为一个奥地利学派的拥趸者,他的书自然会得到像哈耶克这样的经济学大师的推荐。只要对经济学知识有所了解的人,对凯恩斯和哈耶克这两位经济学大师的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但是这两个学派之间的对抗却一直在持续。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参考凯恩斯写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及哈耶克写的《致命的自负》。尽管你完全可以挑一个你喜欢的学说去相信,但是笔者认为,真理最大的敌人莫过于信仰。只有始终保持一颗开放的心去迎接新变化,接受新知识的人,才能离真理越来越近。主动思考,不盲从本书第一版于1946年推出,在1961年加写了探讨租金管制的内容,因此总的来说,一些案例需要我们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分析。同样,经济学在二战后发展迅速,作者的一些观点可能被主流批判,也可能早已变成主流。此外,奥地利学派的盲目乐观和对凯恩斯主义的强烈抗拒可能让我们读着不太舒服。因此,笔者建议,我们在阅读时,要进行主动地思考,正确且客观地对待每一个经济学家的世界观,不盲从一家之言,这本书虽然被奉为经典,但不代表它无可反驳。№2 破橱窗效应今日导读今天我们将从乐观的破橱窗看法入手,分析其是否真的如同蝴蝶效应,能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增长,或是相反。并由此引申到战争福祸问题的探讨上。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这里,一些主流的、我们赞同的观点可能被反驳,比如公共工程和税负的作用。因此,需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去阅读。首先,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作者给出的第一个小例子。一个顽童将面包店的玻璃窗砸碎,并逃之夭夭。店长正懊恼这损失的250美元的时候,人群中有人这样安慰他:你在玻璃店多消费的这250美元,使玻璃店的老板增加了收益,于是他便会去别的店家多消费250元,而别的店家也会去另外的商店多消费。于是一块简单的碎玻璃却能够发挥蝴蝶效应,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了起来。这样看来,那个顽童的恶意之举,却是造福整个社区经济的福音。相信读过《系统之美》或者《第五项修炼》的读者,一定能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指出这个结论谬误。作者这时候假设了没有被砸破橱窗时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本来面包店的店长是要去裁缝店花这250美元,量身订做一套西装。这样,面包店店长既可以有一扇完好的玻璃,又有一身漂亮的新西装,会招来更多的客户。但是,现在只是有一扇新玻璃窗,西装没了,许多将来会被西装吸引来的顾客也没有了。这么看来店长是亏了还是赚了呢。原本裁缝店的老板可以有250美元进账,从而可以进行别的消费,再而通过蝴蝶效应促使的区域经济发展,但这也都不复存在了。两个不一样的事件线,哪个对区域经济更有利?如果例子中的顽童真的给社会带来巨大益处,那么夸张点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911事件的恐怖分子呢?№3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