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教养的途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备课稿.doc

获得教养的途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备课稿.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获得教养的途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备课稿

上课前,先请大家看段视频——要钱不给,逆子刺母。汪家晶为了钱,竟然将刀刺向了自己的亲身母亲。 我们再来听一位我们大家都熟悉的诗人——海子是怎么《答复》的:当我痛苦的站在你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为什么一个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会做出如此不堪的行为?为什么一个穷困潦倒的诗人却说自己并非一无所有?归根结底,是前者精神上贫困,后者精神上富足。那么他这种富足的精神从何而来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到今天的课文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看看学完本文后我们有没有新的启发? 我们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深入思考、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认识阅读经典的意义,认识阅读杰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3、了解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与方法 字词 2、词语 词语解释 一、导入 明示教学目标 作者介绍 检查预习 (1)简说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内涵) 二.(2-5)论述获得教养的途径 三.(6-7)进一步阐述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见课件 《现代汉语词典》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指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教养: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 两者的意思相近又交叉。 课文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是为了精神和心灵 五、理清脉络 本文是一篇有关读书的随笔,从文体上是一篇议论文。假若给你这样一个题目,你会从哪几个角度去行文? 六、现代文阅读方法指导 从同学们多次的练习、考试中发现,很多同学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上失分率居高不下,那我们该如何阅读现代文呢? 研读课文 阅读第1节 讨论1:什么是教养?什么是修养?作者是怎样界定“修养”和“教养”的呢? 灵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真正的教养是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 “教养”和“修养”的内涵是交叉的。 课后练习3 研读世界文学(思考:研读和阅读有何不同?)—— 如何研读? 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可以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可以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 研读世界文学也能使我们集中心智 研读世界文学是为了完善自我,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 讨论2: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又说“目的不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这是否自相矛盾? 阅读第2节 讨论3:获得教养的途径是什么? 讨论4:深入研读世界文学对我们有哪些作用? 尚、有意义. 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心灵的获得,这是有价值的阅读。作者认为真正的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可见作者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和有效的阅读。 1)不愿埋头读书,只图生活享受。 (2)只看报纸和流行文学,不读经典作品。 雨果《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 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自己的价值”是对阅读的热爱,对知识的敬重。 “杰作的真正价值”是我们获得教养的途径。 讨论9:研读第7段,经典作品为什么会有”常读常新“的魅力?为什么这些经典作品“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 这是因为随着读者阅读经验的增加,他逐渐懂得了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学会了比较和鉴别 A:各民族语言汇聚成的“世界文学” B:指通过阅读获得了教养的人们 C:实现了自我精神和心灵的完善后,新体现出来的人类共同的精神。如:爱、对生命的敬重等 调查:读过《共产党宣言》的同学请举手。(美国高中生的必读书。)《共产党宣言》您喜爱的座右铭?思考一切。这是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和女儿的一次对话。这充分反映了作为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马克思一贯的性格,那就是“独立思考”。这种独立思考精神,是马克思伟大创造精神的起点,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位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可贵品质。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生于德国,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本文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的葬礼上用英语发表的讲话。 表明了作者郑重的态度和极度悲痛的心情 一、导入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 背景 简介悼词 理清思路,划分层次 词语解释 分析课文第一节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 突出强调了马克思在思想界的无与伦比的地位和他的去世产生的影响。 流露出未能在马克思临终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无限惋惜和遗憾的感情。 突出了作者对作为思想家的马克思去世的遗憾、惋惜和哀悼之情。 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依恋和对于马克思逝世所引起的感情上的矛盾与深重的悲痛;同时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