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人性愚慧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人性愚慧教学设计

7? 农夫和蛇(两则)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能学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3、情感目标:让学生做农夫一样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 教学重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则他写的寓言。 (二)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1、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作家或人民关于某种生活现象、心理和行为的批评或教训。 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后为文人作家所采用,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相当盛行。有讽刺急于求成、按主观办事的《宋人揠苗》,讥讽只管吹嘘,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以及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的《郑人买履》,还有《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都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寓言作品。 2、《伊索寓言》简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3、伊索 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家。据历史学家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为富有智慧,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成为自由人后,伊索四处漫游,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深受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后来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三)学习生字新词,辨析词义 【自如】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致命】可使生命丧失。 【怜悯(mǐn)】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窜】乱跑;乱逃。 【纠缠】有意寻事,制造麻烦。 【本性】原来的性质或个性。 【自如】〖自然、自在〗 这三个词都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的意思,但使用上各有不同。“自如”主要用来形容人或其他事物的活动能随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然”的词义比较丰富,与“自如”相近的意思是指人或其他事物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自在”主要侧重于形容人或动物的表现或感受,有自由、不受拘束,安闲舒适的意思。 【恳求】〖请求〗 恳求:恳切地请求。 “恳求”和“请求”都是向他人说明自己的要求,态度也都较郑重,但“恳求”更为诚恳、急切。 (四)学习《农夫和蛇》(一) 1、指名朗读课文。 2、复述故事。 请一个同学复述讲故事的部分,另一个复述农夫的语言。复述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3、复述评价。 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复述时要抓住“血的教训”话的语气沉重一些。 4、讨论以下问题: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是揭露恩将仇报和告诫不要怜悯恶人。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参考答案:其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不要怜悯象蛇一样的恶人。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或,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或,“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③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3)这则寓言里,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为“恶人”,为什么? 明确:没有误写。以动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点。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寓言的这一特点。可以举出过去和课外读过的寓言中的警句、格言加深认识。 (4)说话练习。 你想对这位农夫说些什么?对蛇这样的恶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方法概括: 1、朗读课文。 2、复述故事。 3、问题研讨。 (六)布置作业: 用本节课的方法来自学《农夫和蛇》(二)。提示:初步解决课后“阅读练习·探究”的第一题和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自学反馈 1、指名朗读课文。 2、复述故事。 请一个同学复述讲故事的部分,另一个复述蛇的语言。复述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复述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复述蛇的语言要振振有词的,甚至可以有一点儿傲慢的神态。 (二)讨论探究 1、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是说不要对凶残狠毒的家伙抱有幻想。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