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沙乡年鉴》有感.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沙乡年鉴》有感

读 《沙乡年鉴》有感 曹伟业 2016级工程管理硕士,工学院,北京大学,100871 学号:1601214801 摘要:《沙乡年鉴》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类关系的著作,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 山之作。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 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 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 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以及大地之上生物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大自然应 保有的爱与尊重。这是一本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是作者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 结晶。 关键词:土地伦理学;人类关系;生物;大自然;哲学 本学期,很荣幸听了朱效民老师的《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在跟随朱老 师的步伐完成了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我们还集体前往圆明园领略了户外徒步的 风采。此外,学期初朱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十本与自然辩证法相关的书籍。本人择 其一 《沙乡年鉴》细细品读,从城市的喧嚣中逃离出来,沉浸在奥尔多·利奥波 德精致华美的文字中,感受作者对那些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的挚爱情愫,和作者 共同思考人类与土地、自然的密切关系。 这本书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开篇是对一个荒弃了的沙乡农场上一年12个 月不同景象的系列追述,奥尔多·利奥波德和他的家人曾在这个农场里亲手进行 着恢复生态完整性的探索。接下来,进一步就资源保护主义方面的问题陈述了利 奥波德在美国其他地方的某些经历。最后,则以几篇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美学 和伦理学思考的文章结束全书。 文字虽然简单,寓意却是极其深刻的。在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所赖以生存的环 境系统发生着世界性恶化的年代,利奥波德试图说明我们每个普通个体可能有的 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文章并不是祈求强有力的政府干预的答辩书,也不是通过 渲染人们对生存危机的恐惧去进行动员而宣扬世界末日的宗教小册子。他力图在 阐释土地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去强化人们对土地的了解,从而激发人们对土地共 同体的热爱和尊敬。他认为,通过了解和热爱,就会产生行为上的一种道德责任 感,从而便能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功能。 利奥波德本人的作序中,有一段话让我感慨颇深。“保护主义已经沉寂了, 因为它是与我们的亚伯拉罕式的土地观念所不相容的。我们蹂躏土地,是因为我 们把它看成是一种属于我们的物品”。字里行间,不可谓不扎心。100年过去了, 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关系变得更加格格不入。杜牧的 《阿房宫赋》中说,“秦 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我想, 这句名言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我们现在也正经历着自身巨大的经济增长,同 时也面临着各种严重的环境问题。近百年前,利奥波德呼吁生态理解、伦理意思 和有责任感的土地管理上的恳求,在当今依然不过时,依然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野生生物就像和风和日出日落一样,自生自灭,直到他们 在我们面前慢慢地消失。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高质量的生活是否要在自然的、 野生的和自由的生物身上花费钱财。我们人类对于整个生物界来说还只是很少的 一部分,那么能够真真正正看到自然界中的鹅群的机会比在电视上看更重要,有 机会发现一只白头翁就像我们有权利说话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利奥波德从树木的年轮中就能得到历史的变迁,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 仅仅是自然的干旱,也包括社会的,因为这些事情都或多或少影响到自然,每一 个农场就是一本关于动物生态学的教科书。多么深刻的领悟,对大自然多么敏锐 的洞察。现在人们常说,我们怎样对待自然,自然就怎样回报我们。这些并不是 危言耸听,我们不能仅仅追求眼前利益,而置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于不顾。 回归文字本身“一个物种为另一个物种之死哀悼,这是太阳底下的一件新鲜 事。杀掉最后一只长毛象的克罗马侬人只想到烤肉;射死最后一只旅鸽的猎人只 想到他的好本事;拿棍子打最后一只海雀的水手,则什么也没有想。但是,我们 这些失去旅鸽的人,却为我们的损失哀悼。倘使这是我们的葬礼,鸽子想必不会 为我们哀悼。从这个事实,而不是杜邦先生的尼龙袜,或布希先生的炸弹,我们 可以看出我们优于动物的客观证据”。显然,潜意识中我们时刻都把自己当成了 大自然的主宰者,为了自身的享乐不择手段。文字很残忍,文字很血腥,却是那 么的触目惊心。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人类中心主义曾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