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洋溢乡土芳香.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语文课堂洋溢乡土芳香

让语文课堂洋溢乡土的芳香 我们生活的地区襄阳,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谓“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的独特魅力,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因而滋生出迷人的古城风光,蕴育了醉人的地域风情。乡村其实是天然的公园、天然的植物园、立体的水墨山水,乡土资源广阔得犹如浩瀚的大海。语文课堂应大力引进乡土文化,让学生熟谙文化之根和文化形态,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在诗情画意中迸发乡土诗情   乡土田园诗是中华诗库中的明珠,凝聚着恒远的田园情结。在诵读古诗、涵养性情的同时,引发学生的乡土诗情和田园情感,是古诗教学的最佳境界。在教学《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这两首诗时,我自然地引出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范成大等田园诗人,介绍了田园诗派的有关知识,同时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背诵已经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田园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一时间,《乡村四月》、《社日》、《小池》、《村行》、《江村晚眺》等田园诗飞进教室。   在语文综合实践课《领略水乡风采,培养田园诗情》上,着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田园情结。我让学生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民俗节令、水乡景观这几个方面搜集课内外有关古诗,学生兴趣盎然,像“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诗句纷至沓来。我又要求学生引用田园诗句写片断,一位学生写道:“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夹着缕缕轻风,我徘徊在乡村的小路上,风轻轻地拂过我的脸颊,是那样的轻,那样的柔,那样的暖。此时,我才深深地领悟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妙意境。”   教师平时应注意拍摄和搜集精美的乡村风情图片,在课堂上适时用多媒体演示。诸如残阳白鹭、平湖秋月、浅水菖蒲、村姑采菱、鳞鲜成趟、柳荫鸬鹚等图片,如一缕缕轻风拂过学生的心田。学生充分领略了家乡古老而葱绿的村庄、宁静而动感的河水、辽阔而灿烂的田野,不禁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田园产生无穷的情思,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二、在轶闻掌故中增强乡土意识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农村生活中有许多令人掩鼻而笑的轶闻掌故,被人们历代演绎,生命力极强。人们往往陶醉于现代社会快捷、高效、功利的节奏里,漠视了这些“尘封的往事”。而这些往事却如陈年的佳酿,自有其独特的甘醇和韵味。课堂上相机开启,会使学生如饮醇醪,如痴如醉。 教《我们爱你啊,中国》一课时,同学们诵读着清新优美的文字,感受着祖国的历史文化和巨大成就,涌动着爱国主义的豪情。我组织学生讨论,可爱的祖国不正是由无数像自己的家乡——襄阳这样的地方组成的吗?襄樊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这里是荆楚文化发祥地、是三国文化发源地有号称“华夏第一城池”全国最宽的护城河。诸葛亮在襄阳隆中躬耕10年,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既是群雄逐鹿的古战场,也是历史文人骚客荟萃之地,孕育了楚国诗人宋玉、战国时期政治家伍子胥,唐代诗人杜审言、孟浩然、张继和宋代书画家米芾等文人名士,留下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历史贤达雅士的足迹和传颂千古的诗章。李白在《襄阳曲》一诗中写道:“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堤。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王维的《汉江临眺》更是将悠悠汉江水融入了滔滔汉江情中,把汉江之美,襄阳之魅贯穿其中。 学生了解并搜集到有关资料后,利用班级黑板报出“走进家乡”的专栏,还开展“颂家乡”的主题班队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走访或查阅报刊,广泛搜集资料。班队会上,家乡的抗战英雄杨根思、粟裕苏中七战七捷、黄桥决战等都成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话题。   三、在风俗物产中激发乡土情怀   各地的风俗人情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积淀、乡情的根基。了解民俗,感受民俗、亲历民俗,会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家乡。如教学《春联》一课时,让学生了解春联的种类、内容和特点后,教师总结:春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是汉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那么,我们家乡有哪些独特的风俗习惯呢?这样,把乡土文化自然地引进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时候,为什么不着力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和乡村情怀呢?像刘绍棠的《蒲柳人家》、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受戒》、顾坚的《元红》、毕飞宇的《平原》等不都是乡土文化滋养出的朵朵奇葩吗?曹文轩的《细米》、《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等纯美小说系列不也浸透着浓浓的乡情吗?教师在课堂上要引领学生享受这些精神盛宴,不要拘泥于教材,要有拓展的意识和勇气。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写作家乡风土人情,让乡情四溢的习作透射出缕缕淡而纯洁、美而素雅的童心。   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语言训练固然重要,但群众的口头语言是生动形象且富有生命力的,他们中不乏优秀的语言。因此,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