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六章 中药用药护理-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法及护理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寒热喜恶、肢体温凉、口渴与否等 生活起居护理 病室宜朝阳,室温应适度偏高 饮食护理 宜温性、热性食物 用药护理 温阳补气之药,要文火煎煮。 清法及护理 清法,亦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使邪热外泄,以清除里热证的一种方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 适用于由于温、热、火邪所致的里热证 清法及护理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发热的规律、特点及伴随症状 生活起居护理 室温偏凉、衣被轻薄透气,环境安静。 饮食护理 饮食上应给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或清凉饮料 用药护理 汤剂宜凉服或微温服、药后观察 消法及护理 消法,亦称消导法。即通过消食导滞和软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 消法又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 消法及护理 饮食护理 煎药方法 服药方法 药后观察 用药注意 补法及护理 补法,亦称补益法。是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弱的一种治疗方法 补法及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①病室环境②起居有常 用药护理:①煎药方法②服药方法 饮食护理 情志护理 第五节 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及护理 一、毒药的概念 二、中草药中毒的途径 三、中草药中毒的常见原因 四、中草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五、中草药中毒的临床表现 六、中草药中毒的解救及护理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1 快速排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2 阻滞毒物的吸收 3 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4 其他疗法 5 * 第六节 中药灌肠法 1 概述 2 方法 中药灌肠法——概述 定义 以中药溶液,从肛门灌入肠道,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渊源 起源较早,早在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中记载“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中药灌肠法——方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肛管插入直肠的深度25~30cm;药液的量不超过200ml;液面距肛门不超过30cm * 第七节 中药外用法 中药外敷法 1 中药湿敷法 2 中药换药法 3 中药熏洗法 4 药熨法 5 中药外敷法——概述 定义 是将中药研成细末,并与各种不同的基质调成糊状制剂敷布于穴位或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法,古时又称敷贴。 渊源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 中药外敷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皮肤过敏、中毒反应、烫伤 药物摊制厚薄要均匀,药物的温度为患者可以接受为度 中药湿敷法——概述 定义 是采用中草药煎汤或取汁后用纱布直接敷于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湿敷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皮肤过敏反应、中毒反应 了解患者湿敷局部皮肤,中药用药史及中药药物过敏史的情况 药液温度保持在38℃~40℃,敷布的温湿度适宜 防止烫伤 中药换药法 定义 是对疮疡、跌打损伤、蚊虫咬伤、烫伤、烧伤、痔瘘等病证的伤面进行清洗、用药处理、包扎等操作的方法 中药换药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 总的目的:促进组织生长、伤口愈合的最终目的 树立无菌观念。重点掌握解除敷料的方法,换药物品的传递方法,创面及周围皮肤的消毒方法,包扎固定方法,污物敷料的处理 中药熏洗法 定义 是用中药煎煮后,先用蒸汽熏疗,待温后再用药物淋洗、浸浴全身或患处局部的一种外治方法。 渊源 本疗法起源甚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已载有熏洗方八首 中药熏洗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 了解患者的中药用药史及药物过敏史,熏洗部位的皮肤情况,女性经、带、胎、产 注意熏洗的温度,防止发生烫伤 药熨法 定义 将药物炒热后装入布袋,在患处或某个穴位来回移动或回旋运转,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渊源 最早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 《黄帝内经》 “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 药熨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 药熨袋制作 热熨袋内温度应保持在50℃~60℃;药熨时用力来回推动且用力均匀,开始时温度较高,用力要轻,速度要快,随着药熨袋温度的降低,用力可渐增大,同时速度减慢 中药离子导入法 定义 应用浸有中草药液的电极板,放置在人体穴位上,通过药物离子透入仪输出的直流电,将中药药液离子透入穴位,收到药物与电刺激穴位双重治疗效应的一种外治法。 中药离子导入法 目的 适应证与禁忌证 操作前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常见不良反应 操作中注意电流强度的调节,防止电灼伤;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