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_细胞社会性-I-2008.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_细胞社会性-I-2008

第二节 细胞连接 一、概述 二、闭锁连接 三、锚定连接 四、通讯连接 第二节 细胞连接 一、概述 细胞连接(cell junctions) 是细胞社会性相互作用的直接体现者,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中;在多细胞生物由细胞构建组织器官的模式中发挥着多重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细胞连接分类 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连接 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连接 连接对象 特征和功能 闭锁连接 锚定连接 通讯连接 在细胞表面的三个层次 在糖萼层次上,细胞连接处常常富集一些特殊的糖链结构,对于维持连接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重要作用 在质膜上,有特定的跨膜糖蛋白负责产生连接力并完成某种连接的特定功能,是细胞连接的标志性分子 在细胞皮质层次,特定的衔接分子将微丝或中间纤维等细胞骨架纤维固定在细胞粘合分子的胞质区上,为细胞连接提供结构支架并实现连接力的传递。 二、闭锁连接 闭锁连接(occluding junctions) 存在于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之间,因其能够阻止物质从细胞间隙通过而得名;选择性通透作用能够更好地反映其生物学功能。 包括 紧密联接 裂隙膜复合体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1,概念、形态与分布特征 紧密连接分布于相邻上皮细胞的接触面上,上皮细胞是有明显极性的细胞,其细胞表面分为顶面和底侧面。 在上皮细胞的侧面按一定顺序分布着数种细胞连接,称为连接复合体(junctional complex)。连接复合体包括紧密连接、粘合带、桥粒。紧密连接位于最上方,其下为粘合带,再下方则为桥粒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1,概念、形态与分布特征 在紧密连接区域,两个相邻细胞的质膜外片紧密接触,形成绳索状的封闭索(sealing strands) 封闭索具有连续性,多条封闭索连成网络,使整个紧密连接区域呈现为100-800nm宽的条带,环绕在每个上皮细胞接近顶部的侧面,故此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带 封闭索的胞质侧质膜下方富含以复合体形式存在的蛋白质,故电子密度较高,称为胞质斑(cytoplasmic plaque),或特称为紧密连接斑(TJ plaque),该处有密集的微丝附着。 封闭索是紧密连接的特征性形态标志,不同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由层数不等的封闭索构成,层数越多,封闭作用越强。 紧密连接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类上皮细胞上,包括各种腔道和腺体的上皮细胞、内皮细胞,以及表皮的颗粒细胞之间等。 2.分子构成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壳牢素(claudins)和闭锁素(occludin) 它们的胞外区分别与相邻细胞质膜上的壳牢素和闭锁素结合,产生维持紧密连接结构的粘合力 Ca2+是形成紧密连接所必需的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3.功能 (1)连接相邻细胞,加固组织 在紧密连接与锚定连接的协同作用下,上皮组织中的细胞得以和其周围的细胞连接成完整的片层,并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封闭和调控细胞间隙的通透性,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物质的选择性吸收 紧密连接对蛋白质等大分子一般不通透,是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屏障。 (3)将上皮细胞的表面分隔为顶面与底侧面,限制膜蛋白与膜脂的侧向扩散范围,从而维持细胞极性。 4.与疾病的关系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s) 紧密连接在血管内皮细胞参与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 紧密连接屏障功能障碍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二)裂隙膜复合体 裂隙膜复合体 位于肾小球足细胞相邻的次级突起之间,与其下方的基膜和有窗孔的血管内皮细胞一起,构成肾小球的滤过膜。 特点 细胞旁通路的通透性极度增大,确保了肾小球的正常滤过功能,同时又能防止血细胞和血浆蛋白渗漏。 (二)裂隙膜复合体 构成 Nephrin(肾蛋白)和P-cadherin Nephrin是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细胞粘合分子,胞外区产生粘合力,同时在胞外区之间形成内衬负电荷的孔道,构成细胞旁通路。 这种内衬负电荷有助于防止普遍携带着负电荷的血浆蛋白的滤过,却有助于带正电荷的物质滤过。 三、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 概念 存在于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其主要作用是形成能够抵抗机械张力的牢固粘合。 锚定连接普遍存在于各种上皮细胞,以及非上皮细胞如心肌、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上。 三、锚定连接(anchoring junctions) 锚定连接并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