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解表剂54学时.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解表剂54学时

解 表 剂 目的要求 【掌握】1. 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银翘散、麻杏甘石汤。2.桂枝汤与麻黄汤、桑菊饮与银翘散功效、主治的异同。 【熟悉】1. 解表剂的概念、分类与适应范围、使用注意。2. 败毒散、桑菊饮。3. “调和营卫”、“制性存用”的涵义。 【了解】九味羌活汤、升麻葛根汤。 适应病证 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 * 凡邪已入里(麻诊已透、痈疮已溃、虚性水肿、吐泻伤津者)不宜应用。 * 表里同病者,宜“先表后里”;表里俱急者,则宜表里双解。 掌握发汗程度: * 药后取汗应适度,以全身微微汗出者为佳; ·《伤寒论》:“遍身漐漐,微似有汗”。 * 若药后无汗或汗出不透,则外邪不得尽去。 * 若汗出太过,甚则大汗淋漓,则易伤津耗气, 甚则亡阴亡阳。 煎服法: · 入汤剂不宜久煎 ; · 宜热服以助汗; · 温覆要适度; · 药后应避风,以免重感外邪; · 药后不汗,可再服。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二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甘草炙,一两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太阳病伤寒) 正邪相争 — 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紧; 风寒束表 毛窍闭塞 — 无汗; 经气不舒 — 头痛身疼; 肺气不宣 — 气喘、咳嗽。 【病机】 · 风寒束表(主),肺气不宣(次)。 【治法】《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运用】 1.本方是治疗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 2.辨证要点: ·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 本方为发汗之峻剂,凡表虚自汗、体虚外感、 新产妇人、失血者均不宜使用。 3.临证加减: ·若风寒较轻者,可去桂枝 + 苏叶; ·咳痰清稀,气急者 + 苏子、橘红; ·风寒夹湿者 + 白术或蒼术。 伤寒表实 刘渡舟医案: 刘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C,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淅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舌苔薄白,脉浮紧有力。 分析: 辨证: 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治法:辛温发汗, 解表散寒. 方药:麻黄汤: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12g 炙甘草3g. 桂 枝 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 生姜三两 甘草炙,二两 ·原方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取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病中风) 正邪相争:发热、恶风、头痛、 风寒客表 苔白不渴、脉浮缓; 邪气波及肺胃:鼻鸣、干呕; 营卫不和 卫阳不固,腠理疏松 :恶风; 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 :汗出。 【病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 柯韵伯有谓“自汗与发汗迥别,自汗乃营卫不 和,发汗使营卫相合,自汗伤正,发汗去邪”。 5.现代研究: · 本方具有发汗解热、抗炎镇痛、抑制病毒、调节肠 道和免疫功能及心血管等作用。 6.名词术语解释:调和营卫 7.类方比较:麻黄汤桂枝汤 【组成】 羌活 防风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 甘草 (原著未著用量)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