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答题方法11.3.8-30.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词鉴赏答题方法11.3.8-30

练习题: 1、请分析下列诗歌的语言特色。 《越女词(其三)》 李白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突出的语言特点。 江 村(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答案:步骤一:清新自然、质朴无华。 步骤二: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 步骤三: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表达了诗人安静闲适的心情和安定的生活情趣。 高考参考答案: ① “诗眼”分别是“引”和“衔”。 ② 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高飞的大雁懂得人情似的,带走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与苦闷,远山似乎也善解人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 ③通过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的喜悦心情。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案: ① “诗眼”是“凉”。 ②既写出了环境的凄凉,又写出了心境的 孤寂,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③三、四两句运用顶真的手法,过度十分 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离 愁别怨的意境。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案: 步骤一:“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 思乡之情。 步骤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三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1)“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 (2)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诗眼”有“句中眼”,即一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有“篇中眼”,即一首诗的精神所在。有人说,开头“流落”二字为本篇诗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解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读懂全诗。诗题告诉我们,这首诗是送手中丞归汉阳别业。“别业”可由诗中“旧业”推知是另置的园宅。而汉阳又远离京师,当然是“流落”了。再加上全诗处处都与“流落”二字应照,所以说“流落”是诗眼。 答案:同意。 (1)“流落”二字概括了李中丞的现状,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深切同情。全诗多处对“流落”二字进行照应。“罢归无旧业”既表其清廉,也说明其“流落”的原因,最后两句写起“流落”之状,更寄寓深切同情。“曾驱”一句及“独立”一联写其当年何等威风,何等功业,与今之“流落”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其人“流落”之可叹。 (2)因此说“流落”是全篇诗眼是正确的。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