膈疝的影像学表现-培训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伤性膈疝 膈肌中断;脾动脉、胃左动脉拉直,部分胃、胰腺及结肠脾曲疝入胸腔。 脾动脉、胃左动脉拉直伸向左上方,腹主动脉向对侧扭曲。 脾动脉、胃左动脉拉直伸向左上方,腹主动脉向对侧扭曲。 外伤性膈疝 膈肌中断;部分胃、胰腺疝入胸腔。 胰腺 胃 膈肌断端 结肠脾曲 肾脏 脾脏 SMA SMV 外伤性膈肌破裂的影像诊断 1.领口征:又称“紧腰样征” 。指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被环状膈肌环绕或限制呈狭颈状改,也称“项圈征”。此征是对冠状面影像所进行的描述,对此征的横断面影像观察要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层追踪对比。此征象对膈肌破裂诊断左侧敏感性67%,右侧敏感性50%,特异性为100%。 2.膈肌中断征:是指膈肌的连续性中断,膈肌裂孔边缘局部增厚称火柴头样改变。理论上讲,此征应为膈肌破裂的直接征象。 膈肌中断;部分胃、胰腺疝入胸腔。 领口征 膈肌中断;胃左动脉拉直,腹主动脉受压扭曲,部分胃、胰腺及结肠脾曲疝入胸腔。 膈肌中断征 外伤性膈肌破裂的影像诊断 3.膈肌增厚征:又称为“膈肌卷曲征”,此征象征膈肌瓣叶的回缩,也可能代表膈肌肌肉间的血肿。 4.内脏依靠征:又称为“内脏垂落征”。表现为膈肌后外侧破裂后仰卧位扫描时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失去膈肌支撑而下坠至后胸壁。即疝入胸腔的腹腔脏器与后胸壁之间嵌入肺的消失,内脏垂落在后胸壁上。 赵月芹,宁英民,刘连祥.钝性膈肌破裂的螺旋CT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29(3):184-186 膈肌增厚征 内脏依靠征 劳群,李惠民,吴康松等.CT“内脏依靠征”对创伤性横膈破裂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3,9(1):43-46 CT冠状位重建示膈上胃腔与后胸壁紧贴称“胃依靠征”。 外伤性膈肌破裂的影像诊断 5.中心腱条带征:正常膈肌与肝脏紧贴并接近水平位,肝脏与心脏之间只有心包脂肪显影。当膈肌广泛撕裂,断端中心腱回缩增厚时,其与肝脏间的潜在间隙扩大并被薄层脂肪充填,使之在该层脂肪与心包间显示为条带状软组织影,即“中心腱条带征”。该征为膈肌肋部肌肉与中心腱结合部撕裂的可靠征象。 康立清,程茂林,杨国新.创伤性膈疝一例的CT征象:中心腱条带征.中华放射学杂志.2005,39(1):110-112 外伤性膈肌破裂的影像诊断 6.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征:此征为典型的膈肌破裂CT征象,容易辩认,不易遗漏,疝入内容物左侧多为胃或结肠,右侧主要为部分肝脏。 7.血胸、血腹同时存在征:此征能够说明合并有实质脏器损伤的腹腔出血沿破裂膈肌孔进入胸腔。 8.部分膈肌不能辩认征:此征与膈肌中断征有着相近的意义,表现为膈肌影部分消失或被其结构影替代。 赵月芹,宁英民,刘连祥.钝性膈肌破裂的螺旋CT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29(3):184-186 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征 外伤性膈肌破裂的影像诊断 9.腹部脏器异常抬高征:Nchimi等把腹部脏器的异常抬高定义为右侧腹部器官高于左半膈顶5厘米或以上,左侧腹部器官高于右侧半膈顶4厘米或以上。 10.毗邻腹部器官的胸腔积液液征:其实质可能为合并胸腔积血或急性渗出的腹部脏器疝入胸腔的表现。 11.对比剂膈肌水平的外渗征:此征旨在表明膈肌破裂出血,对比剂渗出,但更多的情况是实质脏器的破裂出血,对比剂溢出积存于膈肌的凹陷处。 赵月芹,宁英民,刘连祥.钝性膈肌破裂的螺旋CT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6,29(3):184-186 胃左动脉牵拉征 正常腹腔干血管对照 后外侧膈疝(Posterolateral hernia),亦称胸腹膜裂孔疝(Pleuroperitoneul hernia) 或Bochdalek 氏疝 疝孔大多位膈之后外侧; 多为无疝囊之假性疝; 左侧占85-90%,右侧仅占10%左右; 临床表现:新生儿期严重呼吸困难,青紫缺氧,常合并肺发育不良,心血管畸形,隔离肺等; 症状出现越早,预后越差。 * 00455:朱桂洲,女,61岁。大血管,食管裂孔疝。 * 00455:朱桂洲,女,61岁。大血管,食管裂孔疝。 * 00455:朱桂洲,女,61岁。大血管,食管裂孔疝。 * 与最常见于左侧膈肌的后侧Bochdalek疝不同,通过横隔胸肋裂孔前方的Morgagni疝多见于右侧。所有膈肌缺陷中,Morgagni疝的发生率低于5%。多数无症状,成年期偶然被发现。Morgagni疝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胃出口梗阻或急性绞窄、腹膜炎等紧急症状。 * Morgagni疝的发生率低于5%。多数无症状,成年期偶然被发现。Morgagni疝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胃出口梗阻或急性绞窄、腹膜炎等紧急症状。CT仍是首选的影像学模式。 * Morgagni疝的发生率低于5%。多数无症状,成年期偶然被发现。Morgagni疝可能表现为呼吸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