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及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鸿章及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

李鸿章及海外侨民受害事述略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源远流长,传说十八世纪或早些时候,中国人即已来到澳大利亚。2013年,在澳北海中一无人小岛,三位考古学者用探测器在沙滩上发现一枚尘封200余年的清朝乾隆年间品相很好的铜钱,便是明证 到了1850年代,澳大利亚东部维多利亚州及新南威尔士州掀起淘金潮,于是华人接踵来到“新金山”(即墨尔本),投入艰辛的掘金浪潮之中。由于华人秉赋勤劳,致招白人矿工的妒恨,1855年,英国政府在维多利亚州制订了限制华人移民法案。从此,华工作为弱势群体,便在“白澳至上”歧视政策统治下,受尽凌辱、惨遭迫害!随后,这种哀音伴随着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发声,迅速地传回中国,先是传至驻节广州的两广总督,接着引动朝廷上下震惊和不安,身为主管外交的重臣李鸿章自不能置身度外。他或撰文,或利用赴访欧美各国之机,呼吁反对排华行径,虽收效甚微,但其努力与用心不容忽视,本文试就其有关言行,略述一二 在国内笔诛英澳限令 为了应对殖民统治者的排华政策,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五月,清廷派员到澳大利亚慰问侨胞并查访华商生存发展的状况,开清廷关注海外侨胞利益而派遣的国家调查团之先河。与此同步,清廷指示中国驻英国公使刘瑞芬,向英国外交部发出照会,吁请英国政府放弃这种限制华人入境的歧视政策,惜无回应 这时,李鸿章终于在繁冗公务中,把视线转注到英澳当局推行的排华政策和华人受害的命运上来了。清光绪十四年,李鸿章在这年五、六、七、八之4个月内,连续发表4次谈话。6月12日,在其给寄译署一文中,说:“据澳大利亚新金山众华民禀,华民往新金山备受该处官苛待,彼并不按照其所自立律法及万国公法办事……除官员学生游历外,其余华人一概禁勿来澳”。李鸿章大怒,写道:“此约若成,商民等即不能在此经商,殊与两国通商和约大悖,应电请会商总署做主,不使海外子民受其苛虐”。6月22日,英国《伦敦快报》报道,胡说什么“中国驻英公使与美外(交)部订立禁止华人到英条约”。李鸿章不由大怒,责问:“现闻澳大利亚亦禁华人人境,是亦美约使之然也,澳大利亚何乎尤?”7月30日,李鸿章再向译署发文,他说:“据伦敦报:新金山前禁华人人境,经查各国律书,并无载明禁止华工人境之例”。当他见到报载英人有“船载华人暂准登岸,续到者酌给回费即可”的消息时,他对英澳当局排华禁令出现松动,则感到稍有欣慰。可是英澳当局规定“华工新往澳大利亚者,按照轮船五百吨准载一人(华人)而免抽进口人身税,并免已在澳华人人身税”。8月13日,李鸿章针对人身税,大加批评说:“两国人民彼此互相往?恚?原为和好通商应得之权利,今新金山之勒收(人)身税及华人到岸不许登岸,皆与中英两国条约相远”。指责英方不讲诚信,不由哀叹“华人在外埠,以(人)身税为最虐政” 经总结前番两次应对经验,李鸿章感到“澳地禁止华民一节,仅以空言辩驳,恐难挽回”,应该主动出击,遂致函驻英公使刘瑞芬,提出6条反排华具体措施:“一、华人在澳,无论何项永免(人)身税。二、已在澳者,优待保护,听其居住往来。三、贸易、游历、跟役三项,不在数内。四、新赴澳者,三百吨准搭一人。五、新章五年为限。六、作为澳地专章,他埠不得援照。”并命刘公使持此“六条”与英国外交部面商。刘公使将“六条”译成英文,面递英国外交部。李鸿章天真地以为他的杰作会立竿见影,殊不知狡猾的英国人不予理睬。李鸿章又去函示刘公使,指示“彼如再加吨位,我必不允”。其实英人何止不接受吨位一项,就全盘而言,此“六条”均不被英澳当局接受,也是在意料中的事 在英国与朝野政要会谈反对限禁华人法 1896年8月2日清廷文华殿大学士、一等肃毅伯李鸿章,在结束对法国的访问后,来到英国进行为时一周的访问。李鸿章的英国之旅,本是为欲增收关税事来说服英国政府的,虽然继续为英澳华人的利益进行谈判一事并未列入议程,但这一棘手的问题在李鸿章的心间还是占有重要位置的 为了增收关税事,李鸿章在伦敦与首相兼外交大臣勃雷侯爵“熟商数次”,由于英方刁难,最后被拒。李鸿章异常生气,本来准备好要借机与英首相讨论限禁华人人澳事,看到首相的态度非常不友好,只好权且搁置下来。但李鸿章心犹不甘,于是他转而求其次,改往拜晤英国前首相兼外交大臣格兰斯顿,李鸿章认为他是一位功成身退,但在政坛上尚未褪色的显要人物。而格兰斯顿对于一位在职的中国显赫大人物竟登门造访,不免有点受宠若惊。宾主“同坐窗前,各恨相见之晚”,不免寒喧一番,随后双方互赠了礼品(英人赠著书数部,李则赠上品茗芽四盒暨小影一幅),互叙倾慕之情。但在畅谈铁路事后,李鸿章终于“道及澳大利亚州,限禁华人之谬”。格兰斯顿回曰:“澳大利亚州虽属于英,然出于其人之愿附,英实不能遥制以权也”。格兰斯顿并向李鸿章交底,他说他与现任首相“见解不免分道扬镳”,意虽未尽,但已告知彼此政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