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常住”一词的解释.txt14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关于“常住”一词的解释
“溯源系列”编辑小组
应邀,对“常住”一词略作解释,因时间、能力有限,只是略解大意。
在佛经中,“常住” 一词,即恒常安住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而不生灭变易之谓。略称为“常”,乃“无常”之对称。《杂阿含经》卷三十云:“夫生者有死,何足为奇?如来出世及不出世,法性常住。彼如来自知成等正觉。”常住即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释门归敬仪》云:“经云:若人得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斯何故耶?以知法佛本性常故。”
“常住”一词又为僧团“常住物”之略称,又引申为“出家人所住之寺院”之意。《释氏要览》云:“即今十方住持寺院是也”。故现今一般说“常住”是指寺院,指道场内的僧团,如常所说的护持常住等,亦即护持僧团。
唐·道宣律祖讲述僧物的时候,为便于区分,依据律藏将僧物分成四种:常住常住物、十方常住物、现前现前物、十方现前物。
一、常住常住物:第一个“常住”指人,即十方三世僧为物主,故名常住。第二个“常住”指山门、殿堂、山林、地产、厨库、寺舍、众具等归属寺院之物,即常住此处之意。是永定住于一处,不可分割。
对此众僧只允许使用,而不允许将其分割、处理等,律中言:常住常住物,纵一切僧集,亦不得分。
二、十方常住物,如饭饼蔬菜等现熟之食,此从常住常住物的体转换而来。即米面蔬果,本是常住常住物,经寺院打板作相以后,即成为十方常住物。十方的僧众,听到打板的声音,都可以进来过斋。十方常住物的主人,即是十方的僧众。
常住常住物、十方常住物的区分:饭饼蔬菜等饮食未入当日供僧限者,并归常住常住物摄,是常住常住。取入日用,经打板作相以后,即十方常住。
三、现前现前物。四、十方现前物:
此二种包括衣物、医药、日常用品等。与常住常住物、十方常住物的区分是可以分给寺院内现前的每个僧众。
以上将僧物分成四种,只是为了应用,不至于混淆,错因果。
常住常住物、十方常住物的物主虽然都属于十方众僧,但都要放置在一个寺院之内,即甲寺、乙寺等,信众供养甲寺的物品,就放置在甲寺;信众供养乙寺的物品,就放置在乙寺。那么,本寺院的僧人与常住常住物、十方常住物是什么关系呢?
现今,对常住在某个寺院内,不出外走动,即使有事出去,处理以后还是回到这个寺院,对这样的僧人,叫做常住僧众。在律藏中可叫做“旧住比丘”,属于这个寺院的守护主。而不常住在这个寺院内,由其他寺院来此参学,或办事等,住几天就要离去,对这样的僧人,现今叫做挂单的僧众。在律藏中可叫做“客比丘”。
常住僧众即常住在此寺院内,负责守护物品、维护屋舍殿堂、招待外来的僧众等。并遵照佛制的戒律,制定出本道场的修行方式、日常规则。不论何地的僧人,到此都可以进行常住修行。当然,外来的挂单僧众若遵守佛戒、道场规则,并愿意在此常住下去,也就成为常住僧众,也属于寺院守护主中的一员了。
每个道场的修行方式、日常规则的制定,都必须遵照佛制的戒律,不允许与佛制的戒律有任何的冲突与不同。道场的僧众,也都必须遵守。对这些道场的修行方式、日常规则等,在律藏中可叫做僧制,在中国的丛林中,叫做“清规”,如《百丈清规》等,但都不允许违背戒律。若发现“道场规则”有违背戒律的地方,道场的任何僧众都可以提出,并依据佛戒进行修改。若 “道场规则”有违背戒律的条文,常住僧众、挂单僧众对此条规则可以提出异议,不遵守。例如,佛制僧人应持钵过斋,而有的个别寺院,制定出不持钵过斋的条文,对此僧人就不应该遵守。
总之,无论任何地点、任何场合、任何条件下,僧人都以佛制的戒律,作为总的、最终的依据。
然而无论常住僧众、挂单僧众,在道场内居住之时,只是名称上的不同,于应得的饮食、应分的衣物、日常用品,都是一致一样的,没有任何的不同,佛规定不允许分别对待。
一个寺院的僧众在一起修行,也就是成为一个僧团了。佛制应依善知识而住,依之修行,才不会走错路。在一个僧团中必然要有一个德高望重、有修持的比丘来指导大众的修行,他也就是这个僧团的领导人。如佛在世时,要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等大弟子带领僧团,进行教化。在律藏中,僧团所行的比丘法事中,对一个僧团的领导人叫做上座比丘。
上座比丘大致可相当于现在一个寺院的住持,住持即是这个僧团的负责人。住持一词最初即住持佛法的意思。住持应精通教义,擅长说法,指导修行、弘法。住持是这个寺院的负责人,亦即这个僧团的负责人。虽日常要处理很多事务,但完全是尽义务的,是行菩萨道。住持并不为自己要求,也没有所谓的特权。日常与大众一起修行,一起上殿,一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