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汤显祖“至情说”对李慧娘形象塑造的影响.doc
浅析汤显祖“至情说”对李慧娘形象塑造的影响 摘要:在多如繁星的明代剧本中,明代周朝俊所作的传奇剧本《红梅记》以其曲折离奇、虚实相生的动人剧情传唱于世。周朝俊受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至情说”影响,在剧本中塑造了李慧娘这一光辉形象。有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红梅记》中李慧娘的人物形象阐释其对汤显祖“至情说”浪漫主义的借鉴与发扬。 关键词:杜丽娘;李慧娘;“至情说” 饮食男女,生死爱恨,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意识。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男女之间的感情关系,往往会染上浓厚的伦理色彩。在压抑的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要想获得理想的婚姻是异常困难的,他们想要在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以及各种制度的束缚下,寻找自己的恋爱自由曙光。自古以来,民间流传过许许多多个有情人难成眷属,终至饮恨终身的故事。人们把这种至情之爱延伸到特殊而有意义的人鬼之间,使这种爱情关系更加刻骨铭心、惊天动地,将爱的极限发挥到极致境界,令人缠绵悱恻,难以忘怀。汤显祖可以说是开创“人鬼情”的大家,他的《牡丹亭》影响了几代作家争相效仿。汤显祖将浪漫主义用在杜丽娘身上,不拘于现实社会的发展路数,而是别开心裁地创造了一个奇幻的世界,在无拘无束、自由飘渺的幽魂境界里和爱人团聚。这虚无而又具体的彼岸环境,是数千年来文人笔下常设的天堂。汤显祖在自己的“临川四梦”中完成为真情而死,死而不甘,因此又能够由死复活,得到应享受的人生生活的“至情”思想。 周朝俊塑造的李慧娘汲取了汤显祖的“至情”思想,李慧娘死后化为鬼魂的反叛精神,用青春爱情灌注的生命意识已经表露无疑。她为了裴舜卿出入鬼门关,穿越生死界限,游梭在时空之间,这是对生命的尊敬,对青春爱情的赞美,这样以“情”穿越的浪漫主义思想与汤显祖的“至情”说不谋而合。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李慧娘身上“至情”思想的继承,本人通过汤显祖的“至情”理论来对周朝俊笔下的李慧娘形象进行分析和理解。 汤显祖的“至情说”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世界是有情世界,人生是有情人生。[1]他在《耳伯麻姑游诗序》中云:“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G荡人意,欢乐舞蹈,悲壮哀感鬼神风雨鸟兽,摇动树木,洞裂金石。其诗之传者,深情合至,或一至焉;一无所至,而比曰传者,亦世所不许也。”汤显祖点明人间之事因情而发,言情并能传起神的作品足以荡人意、动鬼神,亦可传至后世;不能言情,亦不能传神的作品,注定不会长久。 周朝俊《红梅记》中的李慧娘形象,一个处在封建政治高压之中,被强纳为妾的良家女子。游湖看见风流倜傥的裴禹时,竟不顾贾似道在身旁,无意识的发出来自内心对青春美好事物的呼唤:“呀,美哉一少年!”这一语石破天惊,推翻了三纲五常,撕破了虚伪的道德面纱,这种公开对生命的追求、对真情挚爱的向往,使现代女子也为之动容。这也就印证了汤显祖的“情”论,李慧娘为情惹来杀身之祸,杜丽娘为情香消玉殒,二者皆为情亡。二个妙龄女子长期处于封建礼教的长期压抑、束缚下,内心深处渴望冲破牢笼,奔向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重获自由爱情的权利。这也是“万物之情,各有其志”,思欢怒愁等情感的宣泄,是情感流程中的不同环节,世间之事,非理能解释清楚,但一定会伴有情感的旋律在其中。 第二,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至情”,《牡丹亭》便是“至情”的演绎。[2]在《牡丹亭》的《题词》中对“至情”有一个很好的定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丽娘作鬼后,摆脱了人间封建礼教的压迫,自由出入与阴阳两界。做成鬼魂后丽娘,没有了顾忌,主动而勇敢地投入到自己所爱人的怀抱中来,享受着在阳间未曾有过的“实实在在”的自由。丽娘因情而死,继之因情复生,汤显祖对情的讴歌达到了极致。 《红梅记》以李慧娘的形象来集中表现人性、人情与封建礼教、封建专制主义之间的矛盾,贾似道所代表的封建势力与李慧娘代表的理想主义者产生了碰撞,这是“情”与“理”的斗争。贾似道看到了李慧娘身上所表露的生命意识有多么大的时代价值。为了熄灭这个火焰,贾似道首先从精神上摧残李慧娘,用刻毒、残忍之语使李慧娘悲哭、跪泣、告饶、赌咒;然后砍头示众,以儆效尤。李慧娘化为鬼魂后,生命意识越压越烈,更是要去实践自己已经吐露的真情!在第十三折《幽会》中,李慧娘将这种“至情”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她一出场便唱到:“只为替了湖中少年一句话儿,送却残生,葬在牡丹花下,一身虽死,此情不灭。”正是这种情驱动着她以异常主动大胆的方式向裴生求爱,实现了自己有生的宿愿。这种情与杜丽娘死而复生的情相同,但却又不同。杜丽娘是一种“为情而生情”,李慧娘则是“为复仇而生情”,这种“至情”思想是对汤显祖“至情论”换了另一种方式来表示。生死可以穿越时空,跨越人类极限,不计任何后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