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丝虫生活史 生活史过程 在蚊体内的发育 当媒介蚊虫叮吸病人,微丝蚴随血液进入蚊胃发育为腊肠蚴,再发育为丝状蚴。 在人体内的发育 感染期幼虫(丝状蚴)经蚊叮咬侵入人体后进入附近的小淋巴管,再移至大淋巴管或淋巴结内寄生,2次蜕皮后即发育为成虫。 成 虫→微丝蚴→腊肠蚴→丝状蚴→下一代成虫 蚊吸血 蚊吸血 生活史要点: 1、寄生部位:马来丝虫——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 班氏丝虫——深部淋巴系统。 微丝蚴——白天:肺毛细血管;晚上:外周血 (夜现周期性) 2、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方式:蚊叮咬。 (生物源性蠕虫) 成虫寿命一般为4—10年,个别可长达40年。微丝蚴的寿命一般为2—3个月。 (三)致病作用 致病阶段:成虫、丝状蚴、微丝蚴。 1、急性期炎症反应 ⑴ 淋巴管炎(结)炎:由虫体分泌物、 代谢物、蜕皮液、裂解产物所致。俗称“流火”。当炎症波及小腿皮肤浅表淋巴管时,局部出现一片红肿,有灼热感,称丹毒样皮炎。 ⑵ 丝虫热 2.慢性期阻塞性病变 由于急性病变的持续发展和炎症的反复发作,淋巴管内出现增生性肉芽肿,其周围被纤维组织包围,中心为变性的成虫,并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最后导致淋巴管的部分或完全阻塞。由于阻塞部位以下的淋巴管内压增高,于是形成淋巴管曲张甚至破裂,淋巴液进入周围组织。由于阻塞部位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 (1)象皮肿:淋巴管破裂,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淋巴液积聚于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使局部皮肤明显增厚,弹性减弱,皮肤变粗变硬形似象皮,故称象皮肿,多见于下肢和阴囊,也可发生在上肢、阴茎、阴唇和乳房等部位。象皮肿的产生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皮肤抵抗力降低,易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炎症和慢性溃疡,这些病变又可加重象皮肿的发展。 (2)睾丸鞘膜积液:精索、睾丸淋巴管阻塞,淋巴液渗入鞘膜腔内,引起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多见于一侧,积液较多时有下坠感,以致行动不便。积液中可查见微丝蚴。 (3)乳糜尿、乳糜腹泻、乳糜腹水: 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结阻塞,致腰干淋巴压力增高,使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回流受阻,经侧支流入肾淋巴管,并经肾乳头粘膜破损处流入肾盂,混于尿中排出,尿液呈乳白色。由于往往伴有肾毛细血管的破裂,可出现血性乳糜尿。淋巴液亦可流入肠腔、腹腔,出现乳糜腹泻,乳糜腹水。 两种丝虫的寄生部位有所不同,所致病变也有差异。 马来丝虫多寄生于浅表淋巴系统,主要在四肢,尤以下肢多见。 班氏丝虫除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外,还寄生在深部淋巴系统,因此除四肢病变外,还可引起精索、附睾及睾丸的急性炎症、鞘膜积液、阴囊象皮肿、乳糜尿等症状和体征。 (四)实验诊断 1.病原学检查 包括从外周血液、乳糜尿、体液中查微丝蚴及淋巴结活检成虫,是确诊的方法。 (1)血检微丝蚴:鲜血片法;浓集法;海群生白天诱出法。 (2)体液和尿液查微丝蚴:鞘膜积液、淋巴液、乳糜尿、乳糜腹水、乳糜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中可见微丝蚴,故可取上述体液或尿液离心沉淀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或用薄膜过滤浓集法检查。 (3)成虫检查法:可用注射器从可疑淋巴结中抽取成虫,或切除可疑结节剥离组织检查成虫及制成切片镜检。若为丝虫性结节,虫体周围有典型的丝虫性病变。 五、流行 分布 班氏丝虫呈世界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马来丝虫仅限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据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受淋巴丝虫病威胁的人口逾7亿,主要在亚洲和非洲。丝虫病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我国分布:16省市,班氏丝虫:多在平原地区,马来丝虫:多在山丘、湖沼地带。 (五)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 早发现,早治疗(海群生即乙胺嗪:对两种丝虫和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对马来丝虫的疗效优于班氏丝虫。) 预防:海群生拌食盐。可使中度流行区的微丝蚴阳性率降到1%以下,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防蚊灭蚊 3、加强监测 (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35)简称旋毛虫,寄生人体可引起旋毛虫病,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人兽共患病。 六、 旋毛形线虫 (一)形态 1.成虫 细小,线状,乳白色,虫体前端稍细。 雌虫长3-4mm,宽0.06mm;雄虫长1.4-1.6mm,宽0.04mm。两种成虫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雌虫尾端钝圆,子宫内充满虫卵,近阴门处已孵化为幼虫。雄虫尾端具一对叶状交配附器,无交合刺。 2.幼虫 新产出的幼虫细长(124umX6um),随血循环移行至横纹肌内逐渐形成囊包。囊包呈梭形,其纵轴与肌纤维平行, 大小0.25-0.50×0.21-0.42μm。囊包内常含1-2条卷曲的幼虫,称囊包蚴,个别可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利用DEFORM-3D模拟镦粗锻造.doc VIP
- 08 威科夫进阶课程.pdf VIP
- CB 673-2020 出入舱口盖规范.pdf
- GA_T 1788.1-2021 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 VIP
- 大体积混凝土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正式版)D-L∕T 343-2010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GIS终端安装规程.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ppt VIP
- GPS33E巨人通力调试说明书.pdf VIP
- 重大接待保障措施(环卫作业).doc VIP
- 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20201016014015).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