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性别基因调控研究停顿1.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类性别基因调控研究停顿1

鱼类性别基因决定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有关鱼类性别基因决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集中在芳香化酶基因、H-Y抗原、DMY、DMRT1等性别决定基因对性别分化的调控方面。 关键词:鱼类;性别决定;基因 前言:全世界的现存鱼类约24000余种,约占脊椎动物的一般,涵盖广泛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性别决定的基础仍是遗传基因,不同的是性别决定的基因并不明显地集中于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会更多的参与到性别决定中[1]。 鱼类的性别决定基因 目前对决定鱼类性别分化的基因或染色体区域知之甚少,研究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从鱼类基因组中寻找哺乳动物性别基因的同源基因;第二种是从鱼类自身的基因组中寻找性别决定基因[2]。鱼类性染色体上有关性别决定的基因数量仍然未知,虽然通常性染色体是上位性的,但有时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作用可能超过它们,而且在不同种类,染色体决定在性别决定中的相对作用强度是不同的。近年来研究比较多的几类性别决定基因如下: 1.1 芳香化酶基因 细胞色素P450芳香化酶是由雄激素合成雌激素的主要酶,而性激素在鱼类性别分化中是必须的。现已证明芳香化酶抑制剂能诱导产生雄鱼,这是由于芳香化酶抑制剂阻止了芳香化酶基因的表达,导致雌激素量减少所引起的[3]。在性分化过程中保持P450芳香化酶基因低表达是精巢分化所必须的。 1.2 H-Y抗原基因 H-Y抗原是异配性别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控制该抗原产生的基因由靠近Y染色体短臂着丝点区(可能含有激活基因)、Xp远端区(可能含有抑制基因)及常染色体上的结构基因组成;雌雄性可能都含有结构基因,但在哺乳动物中,只有XY染色体的正常雄性个体才具有激活基因。对鱼类的研究[4]发现,虹鳟,拟鲤,鲫鱼的雌雄鱼性腺细胞中都有H-Y抗原,也就是说这几种鱼雌雄个体都具有激活基因,说明在这几种较低等的鱼类中H-Y抗原与性别不相关;但是在较高等鱼类如青鳉、罗非鱼等雄性有H-Y抗原,雌性则无,说明在这几种较高等的鱼类中H-Y抗原与性别相关联。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当H-Y抗原与性别相关时,它一定与鱼类的性别分化有关。 1.3 DMY(DM domain gene On Y--chromosome)基因 在从鱼类本身基因组中定位和寻找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中,以青鳉得到的结果最令人鼓舞。从青鳉Y染色体上找到一种DMY基因,它是一种性别决定基因,与SRY在哺乳类的作用类似。 DMY基因仅在青鳉Y性腺体细胞表达,是雄性正常发育所必须的,雌性不具有此种基因[5]。但是DMY基因只存在于青鳉的某些种系,在其他种类的鱼体中也未找到它的同源基因。 1.4 DMRT l(DM。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基因 DMRT l基因是在人体中找到的性别分化基因,与雄性性别发育有关。在鱼类方面,目前已从罗非鱼、虹鳟、青鳉等中克隆了DMRT1基因。这个基因都只在精巢中表达,卵巢中则无。在鱼类中DMRT1是一个性别分化基因,与精巢的形成和功能维持有关。 1.5 鱼类性别决定被研究过的其他基因(可能不相关) 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在性染色体的异型化进化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其是否一定构成性别决定基因还有待研究;SRY基因,多例研究证明这个基因在某些鱼类有同源序列,但是还没有确定它是性别决定基因[6,7];锌指结构基因,这个基因还没有证据显示具有性别决定作用。 2 讨论 目前,在有关鱼类性别基因的研究中,除了芳香化酶的作用比较明确外,其他尚不清楚,或者对某些鱼有作用,而对另一些鱼则没有作用。在鱼类性别决定研究中,选择、培养雌核发育、雄核发育个体收集定向发育的雌雄鱼,比较其性别分化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应是可行的[8]。随着育种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完善,鱼类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初见端倪。 参考文献 姚延丹, 龙华, 陈建武等. 鱼类性别决定及其研究方法进展[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18(1): 94-100 尚晓莉, 曲宪成. 鱼类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机制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0(4): 245—248, 330 邹芝英, 杨弘, 李大宁. 罗非鱼性别决定和分化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水产科学. 2009,16(1): 139-145 吴仲庆. 水生生物遗传学[M] .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Konda M, Nanda I, Homung U, et al. Absence of the candidate male sex-determining gene dmrlb(Y) of medaka from other fish species[J]. Current Bi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