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土壤学报.PDF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土壤学报.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壤腐殖物质形成转化与结构特征研究进展-土壤学报

第 4 5卷 第 6期 土 壤 学 报 V ol1 45, N o16 2008年 11月 ACTA PEDOLOG ICA SIN ICA N ov. , 2008 * 窦 森 李 凯 崔俊涛 关 松 张晋京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长春 130 118) 土壤有机质( SOM )是极为重要和复杂的天然有机物, 从化学本质出发, SOM 包括腐殖物质 (H S)和非腐殖物质两个主要部分。H S 是土壤 SOM 的主体, 在土壤养分循环和碳截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SOM 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 这是激励研究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壤 H S, 本文对 H S及其组分的形成转化及稳定性(包括形成顺序、相互转化、驱动因素、同位素分异、热力学稳定性等 ), 化学 组成和结构特征(包括 H S组分的提取、分组、纯化、结构表征等) , 人为措施响应规律(包括耕作、施肥、土地利 用的影响) 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同时提出今后 H S研究中要进一步应用先进技术、重新重视 H S 化 学分组研究、进一步认识 H S结构特征, 以及探索 H S形成转化机制及其与农业措施的关系。 土壤腐殖物质; 形成转化; 化学分组; 结构特征; 耕作施肥 S153 A 土壤有机质 ( SOM ) 是土壤具有结构性和生物 2007年, Scien ce direct) 中研究HA、FA 和HM 的文 性的基本物质, 其既是生命活动的条件, 也是生命 献分别为 1 028、361和 39篇(按关键词), 1 218、402 [ 1, 2] 活动的产物 , 对土壤的肥力功能和环境功能均 和 29 篇 (按题 目); 中文资料 ( 1979 ~ 2007 年, 十分重要。同时, SOM 既是释放 CO 的重要来源, CNK I)研究HA、FA 和HM 的文献分别为 1 189、635 2 又是截获CO 的重要载体, 在全球碳循环中具有重 和 73篇(按关键词), 211、65和 11篇(按题目)。然 2 [ 3] 而, 由于H S本身的不均一性和空间变异性, 给研究 要作用 。 从化学本质上, SOM 可分为腐殖物质 (H S)和 者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致使到目前为止, 仍有许多 非腐殖物质, 其中H S 是 SOM 的主体, 占 SOM 的 不清楚之处。例如, H S 的形成转化、化学组成和结 60%~ 90% 。非腐殖物质是指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 构、及其对环境因素和人为措施的响应规律等。 性质、结构已知的有机化合物, 其中一些是经微生 SOM 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共存, 这是激励研究者 物改变了的植物来源的有机化合物, 而另一些是微 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土壤 生物新合成的有机化合物。H S是经土壤微生物作 H S, 本文对H S的形成转化及稳定性(包括形成转化 用后, 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 途径、驱动因素、热力学稳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