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中应用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中的应用 【摘要】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是良性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心理,该疾病诊断较易,目前认为微血管减压术(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是HFS唯一的根治方法,虽然手术并发症较少见,但术后并发症依然成为患者担心手术的主要因素,影响对疾病的早期治疗,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指导手术治疗,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现结合文献,就神经电生理监测在MVD治疗原发性HFS中的应用做如下综述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术; 并发症; 神经电生理监测;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7.039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为颅神经疾病,属于功能神经外科范畴,是面伸经所支配肌肉不自主抽动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眼轮匝肌、表情肌、口轮匝肌反复发作的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睁眼困难、口角歪斜以及耳内抽动样杂音[1-3]。HFS的病因仍存在争论,大多数人认为是面神经根出脑干区受血管压迫,导致面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所以微血管减压术(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成为HFS唯一的根治方法。但术后可能出现减压效果差、面神经功能受损、耳鸣、听力下降等并发症。该手术为功能手术,不仅要求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要做到低损伤,减少并发症,因此,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术中应用必不可少
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技术的意义:(1)提高手术的有效性,术中要在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放入绝缘材料,通常用Teflon棉,MVD术对HFS的有效率可达85%[4],如果手术没有对责任血管充分减压,HFS还会持续存在,患者需行二次手术治疗,有时患者为数条血管持续压迫面神经,术中探查可能遗漏,造成减压失败。(2)预防神经损伤,术中的危险操作有可能伤及面听神经,术中电生理监测能及时发现,并通知手术医师,做到早期调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常用的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有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F波、经头皮颅骨刺激面肌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 rical motor evoked potentials,TCeMEP)、瞬目反射(blink reflex,BR)、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BAEP)
1 AMR
Magun等[5]研究发现刺激HFS患者患侧面部肌肉时,可引起重复的肌电反应,认为这与面神经受损部分的神经纤维“短路”传导有关。Hopf等[6]在电生理学研究中发现,HFS患者刺激面神经的一个分支,其他面神经分支支配的肌肉也收缩,肌电图可记录到肌电反应,即AMR,又称侧向扩散反应(lateral spread responses,LSR)
目前其形成机制主要存在两种假说,(1)“短路”假说:血管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区(REZ),此部分覆盖有中枢性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该区髓鞘易受损,受损后暴露的轴突相互接触,神经纤维之间容易发生异常动作电位;(2)“核团兴奋”假说:血管压迫类似于“点燃”现象,其存在的搏动性刺激诱使面神经运动核兴奋性增高,突触连接增多,使原来互不连接的神经核团形成异常突触连接,导致电刺激信号沿着新增的突触连接传递到其他面神经分支上,出现HFS的临床症状[7]
刺激记录电极放置位置为:刺激面神经下颌缘支,眼轮匝记录波形变化,或刺激面神经额支,口轮匝肌或颏肌记录波形变化,但Tamura等[8]研究发现刺激颧支,颏肌(口轮匝肌)上记录波形较容易,没有描述具体原因
MVD术中,当责任血管从被压迫的面神经上移位后,大部分AMR消失,血管复位后AMR再次出现,因此,术中监测异常肌电反应能够指导手术医生尽快找出责任血管并减少术后并发症[9]。如果当某个血管从面神经移位后,AMR仅表现出波幅下降而没有消失,说明还有其他的血管压迫面神经,当该血管与面神经分离后,AMR完全消失
目前,AMR消失作为MVD疗效的判断仍存在争议,有些患者术中AMR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减压效果明显,会出现症状延迟消失,AMR监测成为一种指导手术并预测术后疗效的手段依然被大多数人认可[10]
2 F波
神经传导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双向传导,面神经颅外段是运动神经元,给予其阈上刺激,产生的兴奋会向神经的近端(中枢)逆向及远端(肌肉)顺向同时传导,其中顺行传导产生肌肉收缩,形成一个动作电位,即M波,而逆行传导至面神经运动核,导致少数脊髓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66.2-2018 中医治未病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标准体系.docx VIP
- 技术服务措施及保障措施方案.docx VIP
-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博营销【文献综述】.doc VIP
- 2021钻床工考试-初级钻床工考试(精选试题).doc VIP
- 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pdf VIP
- (铁总计统〔2017〕17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征地拆迁工作和费用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VIP
- 深圳新桥街道万丰社区大朗山片区城市更新项目.pdf
-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如何创新与实施.docx VIP
- 大航海时代OL陆战技巧学习指南.docx
- 集中式山地光伏电站方阵区直流电缆敷设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