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害与写作.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迫害与写作

迫害与写作 迫害与写作  一七六二年,卢梭的《爱弥儿》在巴黎被禁。   启蒙时代,作家被禁堪称家常便饭。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编《百科全书》,爱尔维修写《精神论》,谁也没能避开查禁的命运。更不用说伏尔泰,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被禁了。彼时在法兰西境内出版和发行图书必须有国王的正式批文。好些作者只能匿名出版。但为此坐牢的人不在少数,狄德罗和伏尔泰不说,更有赫赫有名的萨德侯爵。   卢梭因为逃得及时,只是被烧了书。平心而论,遭遇不算最坏。但他心里的阴影似乎比谁都深。他在禁书之后的写作总带有被迫害的笔调。随着《忏悔录》的问世,也许还要算上《对话:让-雅克审判卢梭》和《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一个神话俨然成形。在迫害中舍身为真理的写作者卢梭成功地在后世读者的心中烙了印。   这个神话由卢梭本人一手成就,而《致博蒙书》正是缔造神话的开端。   卢梭写成并出版这封几千言的长信,历时半年。一七六二年八月二十日,巴黎大主教博蒙就禁书写《主教训谕》,一周后正式发表。九月二十六日,卢梭在莫蒂埃收到样本。十月初开始回信。隔年一月一日,信被寄往阿姆斯特丹书商曼雷。彼时欧洲的禁书多在荷兰印刷。同年三月,《致博蒙书》问世。即便按今天的学术出版标准看,这也是相当惊人的速度了。   那年夏天,卢梭经历了生命中最严峻的时刻。六月八日半夜,他被从床上叫醒,得知巴黎法院即将逮捕他。第二天,他匆忙逃离蒙莫朗西,在路上与法院的马车擦肩而过。他还没走出法国边境,巴黎法院的台阶前已起了一把火,将《爱弥儿》当众烧了。在伯尔尼的伊弗东,他听说日内瓦待他并不好过巴黎。他的同胞们不只查禁《爱弥儿》,还有《社会契约论》,并且宣布他一回国即刻逮捕。这件事对他的震动,后来要花更长的时间才化解。他不及安顿,伯尔尼政府很快就下了驱逐令,欧洲各地亦纷纷响应。七月十日,他总算才在纳沙泰尔的莫蒂埃觅得一处避难所。   夏天是残酷的季节,秋天也没有好过些。在流离颠沛中,他苦于偌大的欧洲没有容身之地,来不及想太多。等到渐渐安定下来,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他所遭遇的声讨和制裁同时来自天主教的巴黎和新教的日内瓦,来自宗教界和反宗教的启蒙哲学家圈子,来自政府和教会。多么古怪!这些原本相互敌对的势力前所未有地团结起来,只为了对付他,一个钟表匠的儿子!   迫害的念头一经产生,纠缠不去。在《致博蒙书》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情感和说理,全以迫害为基调。   这封长信就像一出戏剧。主角是卢梭本人。他本色扮演了一个不幸受迫害的作家。他的出场自述相当有名,历来为评家争相援引。他哀叹自己被诅咒的命运,自称本不是作家的料,却偏偏当了作家。他早年在一种幸福的懵懂之中度日,丝毫没想过摆脱这种状态,直到第戎科学院发出那道可悲的征文题目改变了他的命运,令他不情愿地入了这个天生不适合干的行当,从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比较卢梭草稿中的说法,我们不难看到一丝有趣的差别:   我在年轻时代保持沉默,我没有因为渴望声名而丧失本性。我若生来有几分才华,也不急于展现;我等到自己心智成熟,我的思考令我可以很好地运用自己的才华。我在自认为找到运用的方法时才开腔说话   最终定稿删去了这一段。显然,无奈入行的作家比冷静出手的作家更接近受迫害者的形象。怀疑卢梭的写作真诚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只是不难分辨,在演员卢梭之外,还有导演卢梭,他们对迫害的用意有所不同。   主角讲罢自己的遭遇,配角登场了。巴黎大主教博蒙是这出戏的第二号人物。他是封杀卢梭的人,迫害的化身。卢梭通过援引《主教训谕》与他展开对话。整个对话内容不外是反驳对方和自我申辩。在开篇题词中,卢梭自比奥古斯丁,而把博蒙比作迦太基的论辩对手帕桑提乌斯(Pascentius)。后者和博蒙一样出身显赫,却是个阿里乌斯派信徒,据说论辩不守规矩,过后还自诩胜了奥古斯丁。把堂堂巴黎大主教比作异端分子,卢梭的语气很不客气。但这还只是隐喻。我们看看他一开场就说了什么:   大人,为什么我有些话非得对您说呢?我们能有什么共同语言,我们如何能听懂彼此的话,您与我又有何干呢?   但我不得不回应您:您本人迫使我这么做。您若只抨击我的书,我会随您说去,但您还抨击我的人身;而且,您在人群中的威望越强大,我越不能在您试图破坏我名誉时姑息沉默。(Jean-Jacques Rousseau, OEuvres Compltes, Paris:Bibliothque de la Pliade,1959-1964,p.927。中文由本文作者翻译,下引此书只标页码)   多么骄傲的口吻!卢梭不指望说服博蒙,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一个人自称基督徒,却公开否认原罪说、创世说,质疑启示宗教和神迹,反对教会权威,在任何教会领袖的眼里,只能是亵渎宗教,只能是势不两立。演员卢梭尚在竭力申辩,导演卢梭早已心知肚明。   但对话要照常进行。卢梭首先重申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