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沂水春风教案
《沂水春风》教案 伊渭忠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关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敏锐的语感,通过积累词语,熟悉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3.情感目标:了解孔子教学思想、人格魅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古人的政治理想和行为规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放声朗读,分段背诵。2.辨析多义词:如、方、与。理解和掌握则、尔、以、者等词语以及文言疑问句的用法。3.品味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的性格和志向,从中得到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联系孔子的政治思想准确地理解课文最后部分孔子学生的评判。 《论语·先进》记录孔子对学生的评论共二十六章。课文是最后一章,是《论语》中写得比较长而又比较生动的一章。文章记录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关于“志”的讨论,寥寥三百余字,写出了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志趣爱好,如子路的直率粗犷,冉有、公西华的谦逊谨慎,曾皙的从容淡泊以及孔子的和蔼可亲和循循善诱。 1.毋吾以也 ( ) 2.居则曰… ( ) 3.因之以饥谨 ( ) 4.夫子哂之 ( ) 5.舍瑟而作 ( ) 6.异乎三子者之撰( ) 7.子曰:“何伤乎?…”( ) 8.吾与点也 ( ) 如或知尔( ) 且知方也 ( ) 如 如五六十( ) 方 方六七十 ( ) 如其礼乐( ) 今方来 ( ) 二【思考】 “率尔”的“尔”何意?找出文 中和它用法一致的词。 【明确】 “尔”是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率尔”即“轻率的样子”。 如“鼓瑟希,铿尔”,“铿尔”形容弹瑟的样子。 【想一想】我们曾经学过“尔”“乎”“然”“如”“焉”等作为词尾的句子吗? 一、尔 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①、夫子莞尔而笑。 《论语》 二、乎 形容词词尾,可译作“…地”。 例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三、然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词尾,相当于“…地”。 例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捕蛇者说》) ②、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2、用于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照应,可译作“…的样子” ①、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四、如 用作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①、子孙胜冠者在侧,虽燕必冠,申申如也。《汉书·石奋传》 五、焉 用作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作“…的样子”“…地”。 例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三请找出《论语》中有关形容词词尾的句子 1.学生口头作答 2.老师展示 【示例】(课件展示) ①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文采丰富的样子)《 克己复礼》课本7页 ②夫子怃然曰(怅然失意的样子)《四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见课本第19页 ③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有文采的样子)《十二 高山仰止》见课本第57页 ④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微笑的样子)《十二 高山仰止》见课本第58页 ⑤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忽焉:一下子。循循然:有次序的样子。卓尔:高高地竖立,超群出众的样子。) 《十二 高山仰止》见课本第59页 二.研习文本 探究文意 一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情态来 进行朗读训练 (1)学生个别朗读 (2)小组朗读 (3)教师范读 (并明确朗读要点) (4)学生自由朗读 二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探究下列问题: 1.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从他们的话当中,可看出他们怎样 的性格特点? 2.孔子是怎样看待他们的志向的?他为什么要笑子路? 3.结合曾点对暮春的描绘,试想象具体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4.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志向表示赞同? 【探究一】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从他们的话当中,可看出 他们怎样的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