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蒋士铨戏曲二题.doc
蒋士铨戏曲二题
摘要:学界关于蒋士铨戏曲研究成果颇多,但有关蒋氏谱曲的缘由和藏园曲是否为案头之作这两个问题,历来论者较少探究。蒋氏谱曲缘由有三:一是自幼即爱好观剧,受民间戏曲的熏陶;二是受金德瑛、唐英等人的影响;三是与“风教劝惩”戏曲观有联系。蒋氏戏曲不失案头、场上两擅其美,既是案头佳作,又适合舞台演出。
关键词:清代;蒋士铨;戏曲;案头
中图分类号:J809文献标识码:A
清代“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1725-1785)一生以戏曲名世。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云:“孔之《桃花扇》与洪之《长生殿》并为清代戏曲双壁,为艺苑定论,古来有‘南洪北孔’之称。”、“(蒋士铨)当可推为乾隆曲家第一,其后无能追踪之者,其享盛名也亦哉!”(注: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83页,409页。),在《中国文学概说》一书中同样说道:“在清初康熙间,亦是作者辈出,洪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可为双壁。……乾隆间蒋士铨之《藏园九种曲》中,佳作不少,然戏曲以他为殿军,从此转向衰运,没有可观之作了”(注: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第141页。)评价不可谓不高。梁廷?购屠畹髟?在各自的《曲话》中对蒋士铨戏曲的独特风格与地位均有过很好的描述。梁氏《滕花亭曲话》云:“蒋心余太史士铨九种曲,吐属清婉,自是诗人本色,不以矜才使气为能,故近数十年作者,亦无以尚之。”李氏《雨村曲话》则谓:“铅山编修蒋士铨曲为近时第一。以腹有诗书,故于随手拈来,无不蕴藉,不似笠翁辈一味优伶俳语也。”(注:《蒋士铨研究资料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153页。)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对蒋士铨在清中叶剧坛的地位与影响作了如是描述:“乾嘉以还,铅山蒋士铨、钱塘夏纶,皆称词宗,而惺斋头巾气重,不及藏园,《临川梦》、《桂林霜》允推杰作。一传为黄韵珊,尚不失矩度,再传为杨恩寿,已昧厥源流。……同光之际,作者几绝,惟《梨花雪》、《芙蓉碣》二记,略传人口。顾皆拾藏园之余唾,且耳不闻吴讴,又何从是正其句律乎?”(《中国戏曲概论》)、“国朝自?P思后,曲学日衰。乾隆时,仅心余《临川梦》、《香祖楼》可称?靳,惺斋、倚晴殊难鼎足,余子无论矣。”(《瞿安读曲记》)(注: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第181页,第451页。)以上论评足见蒋士铨戏曲在当时享有的盛名。
蒋士铨的戏曲创作丰厚,他从乾隆十六年(1751年)还只是个二十七岁的举人起,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五十七岁止,三十年里共作有杂剧、传奇十六种(注:今据现存剧作数量而言。),其中包括杂剧九种――《一片石》(作于乾隆十六年)、《西江祝嘏》(合《康衢乐》、《忉利天》、《长生?》、《?N平瑞》,作于乾隆十六年)、《第二碑》(作于乾隆四十一年,一名《后一片石》)、《四弦秋》(作于乾隆三十七年,一名《青衫泪》))及《庐山会》(作于乾隆四十六年(注:《庐山会》一剧的写作时间虽然原本未署年月,但正谱、校阅与《采樵图》、《采石矶》二剧均为江春、罗聘,据此可认定当为同时之作。))、《采石矶》(作于乾隆四十六年),传奇七种――《空谷香》(作于乾隆十九年)、《香祖楼》(作于乾隆三十九年,一名《转情关》)、《桂林霜》(作于乾隆三十六年,一名《赐衣记》)、《雪中人》(作于乾隆三十八年)、《临川梦》(作于乾隆三十九年)、《采樵图》(作于乾隆四十六年)、《冬青树》(作于乾隆四十六年),从各篇自序来看,蒋士铨创作时间都很短,如十五出的《雪中人》只用了八天,四折的《四弦秋》只用了五天,八折的《采石矶》只用了一天。仅乾隆四十六年一个秋天就作了四种曲,其中长达三十八出的《冬青树》仅仅三天就完成,可见蒋士铨卓越的学识与戏曲创作才华。蒋氏十六种曲中,《香祖楼》、《一片石》、《雪中人》、《空谷香》、《第二碑》、《冬青树》、《桂林霜》、《临川梦》、《四弦秋》九种,合称《藏园九种曲》(亦称《红雪楼九种曲》),最为后世称赏。
“蒋氏谱曲之缘由”新探
蒋士铨作为一封建文人,诗文之正统的观念应该说在他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自己亦确确实实把平生所作诗文汇集成册,取名为《忠雅堂集》,而把所有曲本另编为《清容外集》。江春在《四弦秋序》中云:“太史既收入外集,余复为之序其颠末如此。”据此可知,蒋氏在生前就把包括《四弦秋》在内的九种曲编定为《清容外集》九种刊行。既然看重的是诗文,那么,蒋士铨又何以会去尝试戏曲创作呢?似乎历来论者从来没有人就此发问。然而,这却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缘由。
其一,所居之地多盛行演剧活动,自小受民间戏曲的熏陶。
江西是我国古代戏曲文化较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