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 生态 学案精要
期末复习背诵——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检查预习一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2.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 (4)年龄组成类型曲线图和柱形图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曲线图 柱形图 .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 (1)样方法:适用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②常用取样方法: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标志重捕法:适用对象: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①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③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检查预习二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应用 1.种群数量的两种增长模型 (1)曲线a为“J”型曲线 ①形成原因: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 ③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 (2)曲线b为“S”型曲线 ①形成原因:食物、空间有限。 ②曲线特点 (3)图中阴影部分为环境阻力,按自然选择学说,就是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①“J”型曲线与“S”型曲线的差异:环境阻力的有无。 ②a、b曲线联系:“J”型曲线“S”型曲线。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等。 (2)人为因素:受人口控制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检查预习三 (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实验原理 (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而在恒定培养液中当酵母菌种群数量达K值后,还会转而下降直至全部死亡(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及pH变化所致)。 (3)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显微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计数法 (1)血球计数板常见规格 血细胞计数板有两种常见方格网,对于16×25的方格网而言,计四角的4个中方格共计10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而对于25×16的方格网而言,计四角和正中间的(共5个)中方格共计80个小方格中的个体数量,如图所示。 (2)计数方法: 大方格长、宽均为1 mm,高度为0.1 mm(即规格为1 mm×1 mm×0.1 mm),则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0.1 mm3(10-4 mL),故1 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400×104×稀释倍数。 检查预习四 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群落 ①概念要点:a.同一时间;b.一定区域;c.各种生物种群。 ②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群落的物种组成 ①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②丰富度 a.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①表现: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②分层决定因素:阳光 ③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水平结构 ①表现: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 ②决定因素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检查预习五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 3.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4.群落演替的特征 (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 (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 (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 群落演替的方向和结果 (1)群落演替的方向 ①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②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 (2)群落演替的结果 ①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②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③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S702室外排水设施设计与施工-钢筋混凝土化粪池.docx VIP
- 企业还款计划书范本.pdf
- Unit 3 Places we live in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六课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docx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df
- 标准图集-R4动力专业标准图集-室内动力管道安装-03SR417-2装配式管道吊挂支架安装图.pdf VIP
- 15MR1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OCR).pdf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必威体育精装版).pdf VIP
- 2025至2030血液制品产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docx
- 乙炔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公司还款计划书范本.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