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指导教程
PAGE
PAGE 8
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指导
黄州区一中 于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古代文化常识复习指导》,我将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考点解读
古代文化常识这个考点,在全国新课标卷2015年高考考试说明中这样表达识记并理解文化常识,当然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难度不大,只是停留在识别和记忆这一最基本的能力层级,同时能在领会的基础上作简单的解释。但这一新考向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在2015年《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出现了此类题型,指出了备考方向。当前,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掌握一些基础性的古代常识,是亲近传统文化,初窥传统文化奥妙的有效途径,也是对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必然要求,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二.真题感知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I、II,???这一考点的考查出现在文言文阅读的第5题中,是在文言文中考查古代文化常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弟,又可称为进士及弟,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解析:D项,封建时代只有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才能称为“太子”,而君主的其他儿子则不能称为太子。
本题考查了古代文化常识中,科举、官职、称谓、姓名、地理常识等基本知识,广大考生对此并不陌生,应该说难度不大,只要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注意积累,这些文化常识是很容易掌握的。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课标卷II)
A.古代男子是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挥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解析:C项,我国封建王朝通长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三.知识梳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这就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下面我从八个方面对古代文化常识作一简介。
一.姓名和称谓
⒈ 人称姓名。
⒉ 谦称、敬称、贱称
⒊ 名、字、号
⒋ 谥号、庙号、年号、改元、尊号、微号
⒌ 年龄称谓
⒍ 作品命名
二.官职和科举
⒈ 官职
⒉ 科举
三.地理常识
⒈ 地区名
⒉ 政区名
⒊ 山川关隘名
⒋ 城市村镇名
⒌ 其他
四.宗法和礼俗
⒈ 宗法
⒉ 礼俗
⒊ 尊卑
⒋ 忌讳
⒌ 避讳
五.服饰和器物
⒈ 服饰
⒉ 器物
六.历法和刑罚
⒈ 历法
⒉ 刑罚
七.古代音乐
⒈ 音乐知识
⒉ 古代名曲
八.古籍注释体例
四.复习策略
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内容比较复杂,涵概的面比较广,要想把所有的内容在短时间内积累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我们老师的集体讨论,化整为零,特制定了以下复习策略。
⒈ 老师搜集、整理印发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
⒉ 把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分解到日常学习中,每天早读或上课前让学生背上十分钟。
⒊ 通过训练题,检查、督促对知识积累的落实情况。
训练题的形式可以是活页的,也可以是口头提问,上台演板等。
⒋ 长期的滚动式的积累。
五.对点训练
对于这一考点的训练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⒈ 以填空题活项的形式。
⒉ 以口头提问的形式。
⒊ 以文言文阅读的形式。
以上是我对古代文化常识这一考点不成熟的看法,今天给大家做一交流,不足之处,还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附训练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