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出土明代墓志铭简介.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腾冲出土明代墓志铭简介

保山学院学报 腾冲出土明代墓志铭简介 彭文位 (保山市腾冲县文管所,云南保山 679100) [摘 要] 腾冲出土的明代墓志铭,有力实证了腾冲明代历史和汉族文化,可证地方志书的准确性,亦可 解地方志书之误,是研究地方文化十分重要的物证。 [关键词] 明代;腾冲;墓志铭 [中图分类号] K297.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 issn. 1674-9340. 2010.04.007 [文章编号] 1674-9340 (2010 )04-039-10 墓志又称墓赞。有学者研究认为墓志源于汉代,成熟于南北朝,是专门服务于人百年后的一 种文体,分为墓志和墓铭两部分。墓志多为散文体,主要记录死者姓名、籍贯和生平,旁及祖人世 系及功名、祖母及母族情况、子孙姓名及儿媳、女婿情况(女性墓志与男性同,但世系简略)。墓铭 则用韵骈文来概括全篇,全篇每句均为四至七字,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所用之词只 褒不贬。文物考古资料证明,现所知最早出土的墓志铭为南北朝大明八(464)年刘怀民墓志,至此 以后,方型墓志成为定制。下底上盖,底刻志铭,正书,盖刻标题,篆书。此外,有的墓砖上写或刻死 者的姓名、籍贯、生卒年等,应属墓志的范围。 腾冲地处边陲,唐宋前很少有史料记载,至唐宋时为南诏、大理国辖区,很少有汉文化传入。 至元,虽入中央版图,但至腾冲生活的汉人极少,汉文化尚未普及民间,从李观音庆墓、尹明墓及 梵文墓碑、经幢底座等实物来看,如有汉文化则尚属官僚上层人物所掌握。加之南诏大理国时 期,官民信奉密宗佛教,均实行火葬。此俗至明,中央王朝为镇压土著的反抗,大力压制密教,推 行土葬,严禁火葬,所以腾冲民间至明中期,火葬之俗才绝迹。由于以上原因,在腾冲范围内至今 尚未发现元以前的墓志。现将已出土的明代墓志作一简介,为广大读者对明代腾冲的政治、经 济、文化、风土民情、墓葬习俗等有所了解,同时,对现今继承传统文化,遵纪守法、构造和谐社会 有所俾益。 一、 郑氏四志 (一) 寿官北轩郑公墓志 志石方形,边长64.5厘米,1986年出土于城南原地质队岩心库。郑公名永生,字寿伯,号北 轩。明成化丁亥(1467年)五月生,卒于嘉靖癸丑(1553年)七月,寿八十有七。祖籍福建泉郡同安 翔凤里双髻山人,远祖某从军始戌金陵,正统间其父元方随祖父郑慈森及祖母随军至滇,复徙腾 冲,从此,子孙即落业于斯。其世系是:郑慈森—郑元方—郑永生(郑永全)—郑文表、郑文英、郑文 灿—郑邦诵、郑邦讃、郑邦谟、郑邦诏、郑邦谐、郑邦诰、郑邦试—郑浤、郑濡、郑澂、郑涵 、郑沛、郑 澈。其后裔现主要集居于固东镇甸苴村。从墓志可知郑永生是一个孝子,他九岁丧母,十五岁丧 父,“恒以二亲不待养为恨,每号泣,感动里閈。”郑永生是一个很有德气的人,他的第一房妻子乃 收入日期: 2010- 05- 10 作者简介: 彭文位(1955-),男,云南腾冲人,保山市腾冲县文管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地方史。 保山学院学报 第 期 2010 4 叶姓之女,“初不意其女生道闭也,公安之,输诚竭力以赡其家。”当他的岳父知道其故后,“恐误公 后,强别议婚,”而郑永生“不忍弃,寻以戚属咸强之如叶,始辞就外居,眷顾情好,终叶之身,”方另 娶陈姓之女。查清乾隆《腾越州志.孝义》有:“郑永生,字寿伯。尝结庐东山艺田(林),忽邻妇有私 [1]P192 奔者,永生不答,驰归。家人问故,绐之曰‘偶因疾归耳。’时以阴德教家人,年八十七而卒。” 此 记载与墓志完全吻合。郑永生晚年已是殷实之家,他济贫救危,乡人德之,且对公益事业,不惜巨 资,墓志中有:“郡城北隰,每夏秋雨溢,旧窦即湮,官墉民舍,恒苦倾圯。公仿古地龙法,疏而论瀹 之,公费颇殷,皆自取给;城外三桥,昔土其岸,易崩,公更以石,复咸跨石若木以为梁,又修筑淤途 三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