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言语行为.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言语行为

第六章 言语行为;三种主要的句法结构: 1.陈述句:表示信息陈述或断言功能的句子。 A“我昨天回家了。” 2.疑问句:表示疑问功能的句子。 B“你不想参加论文答辩吗?” 3. 祈使句: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 C“把东西搬进来!”;1.问:昨天陈老师来找过我吗? 答:我昨天回家了。 2.问:老师,我想过几天交论文。 答:你不想参加论文答辩吗?;你能把窗子关一下吗? 你能把声音关小一点儿吗? ——请求 我保证星期五之前交论文。 —— 许诺 那个院子里有一条很凶的狗。 ——警告;我劝你还是把心胸放宽一点儿。 别以为你干得很巧妙,我早就认清你是什么人了。我提醒你,你这么下去很危险。 方英达说:“我警告你,如果你在第三阶段不用尽全力,我要处分你。” 晚饭时,母亲突然说:“我宣布,从今天开始,我要学习认字了。”我和父亲都吃了一惊,;言语行为;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 1.实施言语行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为恰当的行为。 2.言语行为的实施可以借助一定的(施为)动词,比如“警告、请求、劝告、打赌、道歉、提醒、保证、宣布”等。 3.言语行为也可以通过间接方式实施,这类话语称为间接言语行为, 4.言语行为可能对听话人产生一定影响或后果,也就是说,特定语境中言语行为具有语用取效功能。;奥斯汀(Austin)是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后继者是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 从1952年开始,奥斯汀在牛津讲授题为“言与行”(Words and Deeds)的课程。 1955年,他被邀到哈佛作讲座,把讲稿题目改成了“怎样用词做事”(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1969年,塞尔以其1959年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出版了《言语行为——一篇语言哲学论文》一书。从此“言语行为理论”成了该理论的正式名称。;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 言有所为是指用话语来实施某个行为,没有所谓真假意义的区别,但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因为它们是被用来实施某一种行为的。 Austin用了四个著名的话语来说明“言有所为”这类话语: (1)“I do.” (用于结婚仪式过程中) (2)”I name the ship Elizabeth.” (用于船的命名仪式中) (3)“I give and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 (用于遗嘱中) (4)”I bet you sixpence it will rain tomorrow .” (用于打赌);日常生活中的言有所为: 1.我答应…… 2.我保证…… 3.我同意…… 4.我建议…… 5.我警告…… 6.我请求…… 7. 我对……感到抱歉。;奥斯汀认为,要使“言”成功地有所“为”,必须 满足三个 “恰当条件”: 第一、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 第二、说话人对自己要实施的行为必须抱有诚意。 第三、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能反悔。 奥斯汀把“有所为之言”的句子叫做施为句,施为句 的功能就是“以言行事”。;2、施为句;隐性施为句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实际上更经常使用一些不那么明确、不那么特定的语言手段来实施某种行为。 如 你能把门关上吗? 关上门,好吗? 把门关上。 门。 这些话语都实施了一个请求听话人关门的行为,句中所使用语言手段包括语气、语调等。除了语言手段外,更为重要的应该说是“语境”,“语境”有助于判断某一话语的特定作用 ;“他的孩子都是秃顶,但是他没有孩子。” “那只猫在毯子上,但我不相信是它。” “所有的客人都是法国人,但有些不是。” ;;3、言语行为三分说 ;奥斯汀把施事行为分为五大类(P158): 裁决型 行使型 承诺型 行为型 阐述型;Searle对Austin的言语行为分类提出了如下批评: 1)混淆了施为动词和言语行为,将二者等同起来,对言语行为的分类其实是对施为动词的分类。 2)各种类别之间出现交叉重叠现象; 3)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一致分类标准。(主要缺陷);二、Searle 的言语行为理论;2、Searle对命题内容和言外行为的区分 命题内容——①人或物,②人或物的动作行为 1)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