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型大众传播学
第一讲 导 论;一、传播;(一)传播的定义;“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例如:美国学者J?霍本“传播即用言语交流思想”。这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符号”说:强调“传”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例如:美国学者B?贝雷尔森和塞纳认为:“所谓传播,即通过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所进行的符号的传送”;“传播是运用符号——语词、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
英国大百科全书关于传播的定义是“传播是作为个体之间通过共同符号系统的意念交换”。 ;;;(二)传播的类型;;;(三)传播的功能;;;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7)一书中,在拉斯韦尔提出的三个功能之外,又增加了第四个功能——娱乐。
这四种功能,又常被称为告知(获取信息)、劝服、教育和娱乐的功能。 ;;;二、传播学;;(二)传播学的定义、特点及其研究内容 ;;三、大众传播;(二)大众传播的特点 ;;第二讲 传播学研究概述;一、传播学研究概况;(2)美国源流
■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 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
■ 帕克:社会互动理论
■ 米德: I and Me
■ 李普曼:拟态环境、刻版成见
;2、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
(1)哈罗德?拉斯韦尔
(2)库尔特?列文
(3)保罗?拉札斯菲尔德
(4)卡尔?霍夫兰
(5)威尔伯?施拉姆 ;3、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
经验学派也通常称为传统学派(Traditional School),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
(2)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
批判学派是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运用哲学思辩的方法研究深层次的传播问题。
■ 法兰克福学派
■ 政治经济学派
■ 社会文化学派
■ 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二)我国传播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1、台湾的传播学研究
台湾的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本上沿袭了美国传统的传播学。
2、大陆的传播学研究
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仍起始阶段。;二、传播学主要理论与模式简介;(二)传播学主要理论与模式简介
1、基本模式
■ 拉斯韦尔模式
■ 香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与丹斯模式
■ 格伯纳的传播总模式
■ 纽科姆的ABX模式及其它“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
■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传播研究概念模式
■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 赖利夫妇:大众传播的社会学观点
■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2、个人影响、扩散和大众传播对个体的影响
■ 刺激-反应模式及其修正
■ 康斯托克的电视对个体行为之影响的心理学模式
■ 卡茨-拉札斯菲尔德的大众传播和个人影响的两级传播模式
■ 罗杰斯-休梅克的创新扩散模式
■ 新闻扩散:J曲线模式;3、大众传播对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 间接效果与长期效果的模式
■ 议题设置
■ 鲍尔-罗克希与德福勒的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
■ 沉默的螺旋模式
■ 作为效果的“信息沟”;4、受众中心模式
■ 使用满足模式
■ 使用与效果模式
■ 信息寻求模式
;5、大众媒介的性质、制作、选择与流动
■ 比较媒介体系:自由市场模式与替代物
■ 媒介组织:大众传播者与公众的关系
■ 吉伯与约翰逊的信源-记者关系模式
■ 怀特的守门人模式
■ 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
■ 巴斯内部新闻流动的“双重互动模式”
■ 盖尔顿与鲁奇的选择性守门模式
;第三讲 传播者研究/控制分析(一)
把关人理论;一、传播者的一般理论;(二)传播者的分类
1、按与受传者的关系,可分为
■ 直接传播者
■ 间接传播者
2、按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可分为
■ 普通传播者
■ 专职传播者 ; 3、按传播对象的性质,可分为
■ 人际传播者
■ 组织传播者
■ 大众传播者 ;(三)传播者的任务
1、收集信息
2、加工制作信息
3、收集处理反馈信息 ;(四)传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