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建安与正始的文化背景与文学情状.pptVIP

第一讲 建安与正始的文化背景与文学情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建安与正始的文化背景与文学情状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风骨与正始之音;(二)“文学自觉”的标志: 1.独立学科门类的出现: “文学”在最初指礼仪文献,孔门四科:德行,言语(外交)政事,文学(礼仪、文献)。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至汉代,则指学术,尤其是儒学,《史记·孝武本纪》:“而上向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藏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此之谓“文学”乃是指学术,尤其是儒家文化。至南朝,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作为独立学科出现的文学具有了自己独立之品格。;2.文学样式区分越来越细致 曹丕之时,撰有《典论·论文》,将文体分为四科,合为八体。曰:“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这是第一个人如此详细的划分文体,而陆机《文赋》则将文体分为10类:诗、赋、碑、诔、铭、箴、颂、论、奏、说。而尤其重要的是他将诗赋置于文体之首,认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而《文心雕龙》则划分更为细致,《文心雕龙》论文体共20篇:明诗、乐府、诠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杂文、谐讔、史传、诸子、论说、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书记;3.对文学审美特性的自觉追求 当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大家开始了对文学本身所具有的审美特色的追求:诗何以为诗,赋何以为赋?大家的总结让我们看到了“文学”的特征,如“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皆是。当然单纯的“丽”“倚靡”“浏亮”并不表明文学走向自觉,最主要的是在此基础上的“非功利”和“主缘情”的价值取向对“功利”“主讽谏”的价值取向的替换。这一价值取向的转换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思想等因素。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自由意识的觉醒。 ;《春秋繁露》:“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臣事君以忠,君事臣以礼” ;;《后汉书·卓茂传》:“究极师法,称为通儒,性宽仁恭爱。” 《后汉书·韦彪传》:“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悔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好学洽闻,雅称儒宗。……安贫乐道,恰于进趣,三辅诸儒奠不仰慕之。”;“张湛……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及在乡党,详言正色,三辅以为仪表。人或谓湛伪诈。湛闻而笑曰:“我诚诈也。人皆诈恶,我独诈善,不亦可乎?”(《后汉书·张湛传》p928);“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时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也:“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后汉书·儒林传》,p2579);窦宪专权时,乐恢上疏说:“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陛下富于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后汉书·党锢列传·序》说:“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奋,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 ;“党禁之祸”;余英时:“士的群体自觉” 赵翼:“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状物抒情”成为主流。 曹丕《感离赋序》曰:“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不胜思慕,乃作赋。” 刘勰曰:“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以籍谈笑。”(《文心雕龙·明诗》);4. 文学消费的自觉追求 对作品优劣,作家风格、文体特征的品评与研究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文艺理论著作建立了较完整的体系,开始了对文学发展的外部原因和内部规律的全方位把握,同事开始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三)探讨“文学自觉”是否具有意义;1927年9月,鲁迅应邀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作了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著名演讲。(注: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04页。)他不仅沿用了铃木“文学的自觉”的说法,而且同样以曹丕的《典论·论文》为主要论证根据,包括对于曹植的分析,都与铃木的说法大致相同。 ;文学自觉的定断年限;二、汉末魏晋之际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曹操握有实权,又喜好文章学术,在其统一北方的过程中,不仅注重政治秩序的重建,而且注意文化秩序的重建,在以武定乱的同时兼兴文教。;“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并体貌(有礼貌的接待)英逸,故俊才云蒸。”(《文心雕龙·时序》);曹操颁布《修学令》云: “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者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益于天下。”(《曹操集译注》,p88);建安十五年(210年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