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把无聊的事情写出光芒.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路内:把无聊的事情写出光芒.doc

PAGE  PAGE 7 路内:把无聊的事情写出光芒   国庆节前和路内说好了节后一见,结果节后约时间,这位隔着电话都听得出一脸茫然:“啊?我们打过电话?我们约过见面?我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怎么办?”好吧,作家都有点小天真,我懂。偏偏最近作协门口的玛赫咖啡馆又关张了,于是临时改到隔壁街上的星巴克见面。等我到达时才发现这家星巴克正被施工的脚手架团团围住,但既然是营业的,也便坐进去等着。快到约定的时间,我从二楼玻璃窗望出去,隔着横七竖八的脚手架和墨绿色的防尘纱,在工人们橙色的安全帽的间隙里看见路内远远走过来,忽然就觉得这感觉也是挺“少年巴比伦”的。   既然想到了这个,等路内坐下后便先聊起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来――毕竟电影从2015年杀青后就在各大电影节参展、入围、拿奖,然而直到今天观众们也无缘得见。“快了快了,”路内对此做了个意味深长的表情,“就在11月25日上映。”“作为作者,这电影还满意么?”其实这个问题问出来,答案也基本心里有数,大部分作家会表示版权卖出去就是“别人的作品”,不便评说。但路内却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本来这电影的剧本拿过来我一看,那是特别特别不满意的,我简直打算亲自上阵给他们重写一版,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然而拍出来之后我再一看――嘿,居然还行了。应该说导演和演员都是下了功夫的,硬生生把那剧本给救回来了。”   对此我表示不解,毕竟以我的认知来看,剧本是一切的基础和源泉。“你说的那是美国,剧本是A,拍出来也是A,最后成片还是A;我们这儿呢,剧本是A,拍出来是B,最后放映的是C。”路内嘿嘿一笑,侃侃而谈,有一瞬间我觉得我看到了他笔下的“路小路”:“所以A不A的有什么执念呢,反正连B都回不去了,哈哈。”   “工人作家”是个太高级的词,我不配   聊了一会儿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小八卦和男女主角,我觉得路内似乎对拍摄和导演的工作流程都很熟悉,有点儿奇怪――都说他工厂背景深厚,没想到片场也熟门熟路?把这个问题问出来,路内马上扶额:“说到这个我也是真晕了!自从‘追随三部曲’之后就有了这种说法,《慈悲》写出来之后简直就定了论――忽然之间我就成了‘工人作家’了。虽然我少年时代是在工厂里待过,但那都20年之前的事儿啦,之后我广告公司也做了10年了,怎么就成了‘工人作家’呢?我哪配得上?”   一开始我以为他这是在抱怨,但很快我就发现他是认真的。在路内看来,虽然自己的第一部作品《少年巴比伦》是以小镇里一个工厂少年为主线展开的,之后的几部作品里也或多或少有工厂生活的影子,但其实这些“工厂”的存在意义都仅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类似于道具。而真正的“工人作家”,在路内看来,应该是那种真正拥有工人身份的、充分了解这个阶层的、能够充分站在这个层面上书写工人阶级的生产与生活的、甚至能为这个阶级发出声音、提出质疑、指引方向的那种人,“那样的作家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是很伟大的,我远远不够资格。”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翻开路内的履历,你会看到他曾经的职业:工人,5年;广告人,12年。但即便如此,在作家里,工人出身似乎是在提到路内时一定不能漏掉的一个标签。这一切都源于初三毕业那年,路内原本想要考高中,父亲建议他考化工中专,毕业后可以进化工厂――因为能够到国营企业工作在当时是不错的选择,“反正没本事考清华,将来考一个二本跟考大专差别并不是特别明显。”于是他报考了父亲指定的化工中专,最后却阴差阳错进了第二志愿的化工技校。“我们那时候和现在不一样,”作为一个经历了社会转型期的70后“早期人”,路内想了想,觉得有必要给我填一填“代沟”:“那个时候,工厂都有自己一条系统下来的教育链,也就是说,你可以读高中考大学,也可以读中专、进技术院校、出来包分配工作,更可以先读技校、进工厂,然后工作一两年之后如果做得好会被推荐进入相应系统的高等院校进修。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不像现在,技校生、工人的上升通道几乎都被堵死了。”   因为技校毕业是包分配的,路内去了父亲老同学担任副厂长的糖精厂。糖精厂许多地方有爆炸的危险,“大家像军事专家一样计算着爆炸的能量”。工人骑在反应釜上面维修时,锅盖爆炸能带着人一下子飞出去两三百米。制冷车间全是液氨,一旦爆炸一栋房子就没了。在工厂做工人的那些故事,后来写进了路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里。这部长篇最初的写作动力是“口述实录”,那时路内刚结婚,他给妻子口述了将近两年的工厂往事。妻子听了这些故事觉得很好玩,每次路内给她讲完之后,她会跟她的朋友讲这些故事。后来,朋友们见到路内的时候都会直接要求他讲讲工厂里的故事。   “其实这真不算什么,从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随便一个经历过这些的退休工人都能写出100万字的回忆录来。”如今穿着白T端着星巴克白纸杯的路内身上已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工人”痕迹,但那段短暂的工厂经历的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