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纪年纪时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纪年纪时选编

二、纪年纪时;《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①天干:;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天 干;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年,历时61年; 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时60年。;企图借不断更换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难免亡国命运。;(4)年号干支兼用;二、纪年纪时;(1)序数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二、纪年纪时;如《梅花岭记》:“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如《殽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3)月相纪日法;(4)干支月相兼用纪日法;二、纪年纪时;??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小时叫做初,把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把子时两个小时叫做子初、子正。;纪时——地支纪时;天色计时 夜半—— 鸡鸣—— 平旦—— 日出—— 食时—— 隅中—— 日中—— 日昳—— 晡时 —— 日入—— 黄昏—— 人定—— ;A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B 而日中时远也。《两小儿辩日》 C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孔雀东南飞》) D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E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F 暮春三月。 《兰亭集序》 G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H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望海潮》;3、汉武帝 建元 清代 康熙 61年 乾隆 60年 南宋皇帝年号变更频繁,如徽宗,曾经用过大观,政和,宣和等年号。 企图借不断更换有吉祥意义的年号来振兴国运,但最终难免亡国命运。;传统节日;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春秋时期介之推辅佐重耳(晋文公)回国后,隐于山中,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叫做寒食禁火。 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向织女星祈求智巧,称为“乞巧”。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2、遥知兄弟登高处 箫鼓追随春社近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