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5点火系

第 四 章 点 火 系 4.1 概述 4.2 传统点火系各器件的构造与工 作原理 4.3 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 4.4 传统点火系的使用 4.5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4.6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第一节 概述 一、点火系的作用 二、对点火系的要求 三、点火系的分类 四、点火系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点火系的作用 点火系的作用就是在发动机各种工况和使用条件下,适时、可靠地产生足够强的电火花,以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 二、 对点火系的要求 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电压。 击穿电压与很多因素有关 火花塞电极间隙:间隙越大,击穿电压越高; 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温度:混合气密度越大击穿电压越高; 电极温度和极性:中心电极为负电位容易击穿点火; 发动机工况:转速、功率、压缩比较高的发动机易点火,需要击穿电压低。 2.火花应有足够的能量。 3.点火时间应适应发动机的工作情况。 三、点火系的分类 传统点火系统 普通电子点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 四、 点火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组成 传统点火系:低压电源(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火花塞; 普通电子点火系:低压电源(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火花塞、点火控制器; 微机控制点火系:低压电源(蓄电池、发电机)、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分电器、高压线、火花塞、点火控制器、电脑、传感器。 传统点火系统的组成与电路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组成和电路 2、工作原理 以传统点火系统为例:它是由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给低压电能,借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将它转变为高压电,再由分电器经导线送到装入发动机气缸燃烧室中的火花塞上,在其两电极间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即:变压、配电、点火 第二节 传统点火系各器件 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一、点火线圈 1.作用:变压。与断电器配合,当初级电流变化时,感应次级点火电压。 2.分类:点火线圈分为:开磁路式、闭磁路式 3. 开磁路点火线圈的结构 4、闭磁式点火线圈 铁心有“日”字形和“口”字形两种,内绕初级绕组,初级绕组的外面绕有次级绕组,磁力线经铁心构成闭合磁路。 5.闭磁式点火线圈的优点: 漏磁少、磁路的磁阻小,因而能量的损失小,能量利用率高,可达75%。 有些点火线圈没有附加电阻。 二、分电器 分电器由断电器、配电器、电容器、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和离心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组成 2、常用火花塞的类型 标准形其绝缘体裙部略缩入壳体端面,侧电极在壳体端面以外,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突出形火花塞绝缘体裙部较长,突出于壳体端面以外。 锥座形:其壳体和旋入螺纹制成锥形,因此不用垫圈既可保证良好密封。 多极形:侧电极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优点是点火可靠,间隙不需经常调整。 3、火花塞的构造 4.对火花塞要求 火花塞的工作条件极为恶烈,它受到高压、高温以及燃烧产物的强烈腐蚀,因此对它的要求较高。 5. 火花塞的热特性 自净温度:火花塞工作时既不产生积炭又不产生炽热点火时的温度。一般在500~750?C。 影响火花塞工作温度的因素:功率大、压缩比大、转速高的发动机,火花塞的工作温度(燃烧室内)较高,反之则相反;火花塞裙部长、口径大,吸热量就较多,火花塞的工作温度较高,反之则相反。 火花塞的温度分布及散热途径:裙部越长,散热途径越长,即不易散热;裙部越短,散热途径也越短,即易散热。 热型火花塞:其结构特点是裙部较长,易吸热,不利于散热。 冷型火花塞:其结构特点是裙部较短,易散热,不利于吸热。 火花塞型号中,用阿拉伯数字1、2、3、…7、8、9表示火花塞的热特性,热值越小,即阿拉伯数字越小,其火花塞裙部越长,属热型火花塞;反之则相反。 6.火花塞的型号及型号的选择 火花塞的型号 火花塞型号的选择: 高转速、高压缩比、大功率的发动机选用冷型火花塞 低转速、低压缩比、小功率的发动机选用热型火花塞 绝缘体突出型火花塞抗污染能力强,适用范围宽 第三节 点火系的工作原理与特性 一、工作原理 二、工作过程波形分析 三、工作特性 四、影响次级电压的因素 一、工作原理(以传统点火系为例) 二、工作过程波形分析 1.触点闭合,初级电流增长阶段 i1=Vx(1-e-Rt/L)/R 当t=0时,i=0 当t=∞时, i= Vx/R 2.触点打开,次级电压产生阶段 V2max=Ipη L1/C2+C1(N1/N2)2 3.火花塞电极间火花放电 火花放电一般由两部分组成:电容放电和电感放电。所谓 电容放电是指火花间隙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