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第六讲 语义角色分析
第六讲 语义角色分析
7.0语法研究中的配价思想
“配价”这一概念借自化学。化学中提出“价”(valence,又译为“原子价”“化合价”)的概念是为了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取氢原子为一价,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能和多少个氢原子相化合,或者能置换多少个氢原子,那么该元素就是多少价。H2O中氧是二价。
语法学中引进“价”这个概念,为的是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个属于不同语义角色的名词词组。
配价语法理论的基本精神是:
(一)句法旨在研究句子,对于句子不仅要注意它所包含的词,更要注意它所隐含的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联。这种句法关联在句子表面是看不见的,但实际是存在的。
(二)动词是句子的核心,我们所要注意的句法关联就是动词与由名词性词语形成的行动元(语义角色)之间的关联。
(三)动词所关联的行动元(语义角色)的多少就决定动词的配价数目。
(四)与动词所关联并能决定动词配价数目的行动元是指在句子里位于动词前后的主语、宾语的名词性成分。
(五)动词的配价分类如下:
A.不强制要求与某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关联的,称为“零价动词”,记为V0,如“地震”、“刮风”、“下雨”、“下雪”;
B.只能支配一个行动元的动词是一价动词,记为V1,如“病、醉、休息、咳嗽、游泳、劳动”;
C.能支配两个行动元的动词是二价动词,记为V2,如“爱、参观、讨论、改良”;
D.能支配三个行动元的动词是三价动词,记为V3,如“给、送、告诉、退还、赔偿”。
利用动词与不同性质名词之间的配价关系来研究、解释某些语法现象,这种研究、分析手段被称之为“配价分析法”(简称为“配价分析”);由此形成的语法理论被称为“配价理论”。
问题与思考:
(喝啤酒的学生请举手——喝啤酒的请举手
小章喝的啤酒是青岛啤酒——小章喝的是青岛啤酒
喝啤酒的方式有多种——*喝啤酒的有多种)
(a.你们吃不吃面条?吃的请举手。b.你们等一会儿,我让小李去买点吃的。)
“给的”有三重歧义,为什么?请设置语境分化歧义。
形容词和名词也有配价问题:
3.下列形容词在语法上有何区别?
热情;严格;熟悉;负责;漂亮; 聪明;伟大;诚实
(对顾客很热情……;*对这件衣服很漂亮)
二价形容词
a.“情感态度类”:“好、严格、气愤、恐惧、麻木、生气、友好、热情、友善、热心、冷淡、客气……”;
b.“经验认知类”:“内行、在行、精通、熟悉、……”;“有用无益类”:“有用、无益、有害、有利、有益、无用……”。
意见;害处;感情;话题;原则;问题
(对于考试的意见……;
*(大家谈论了一些)对(于)家乡的话题/
(他向大家介绍了)对(于)外交工作的原则/(她还提出了对(于)住房的问题)
(二价名词a.情感态度类:感情、兴趣、同情心、灵感、反应、戒心、敌意、热情、好感、态度;
b.见解论点类:看法、见解、偏见、结论、印象、意见、感想、说法;
.作用意义类:作用、效果、意义、吸引力、解释力、洞察力、好处、害处、益处;
.方针政策类:方针、政策)
.1 从配价到语义角色
.1.1 从传统到转换:句法分析的困惑
传统语法以形态为依据,致力于归纳语言材料的类别(词法范畴)和句子成分的类别(句法范畴),继而说明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其析句的方法通常被称为中心词分析法或成分分析法。按照中心词分析法,句子的主干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则是句子的附加成分。照此方法,“于福的老婆是小芹的娘”的主干成分便是“老婆是娘”,这样的分析未免滑稽。
传统语法划分词类的一个目的是为了便于分析句子。但是传统语法根据能否带宾语对动词的及物不及物的分别并不能很好解释某些语言事实。例如“逼(迫)”是及物动词,但它跟的宾语往往再需要接一个补充成分(我没有逼你做这笔交易),除非有具体的语境,省去补充成分便有损句子语义的完整。结构上有类似要求的还包括认知心理动词,如“希望”“觉得”“认为”“发觉”等。鉴于事实,语言学家在做具体讨论时不得不对其划分次类,这样,对动词及物性的认识随之失去了意义。不及物动词也有类似情形,例如“升(起)”“到(来)”“自绝”“龟缩”“(居)住”等通常被视为不及物动词,但下列句子中跟在它们后面的成分在语义上却是不可缺少的。
(1)a. 一轮圆月升在中天。
b. 你到我办公室来。
c. 汉奸自绝于人民。
d. 敌人龟缩在碉堡里。
e.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有些所谓的不及物动词造成的句子,它们前面一般需有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修饰,如果删除介词短语,句子的语义就不完整。例如:
(2)a. 青年自愿者们以雷锋精神自勉。
b. 他跟老吴相互鼓励。
c. 干部为群众服务。
d. 商家应为顾客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