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大围庶民与权贵的空间角力场刘孔维.PDFVIP

两个大围庶民与权贵的空间角力场刘孔维.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个大围庶民与权贵的空间角力场刘孔维

1 兩個大圍:庶民與權貴的空間角力場 劉孔維 八十年代初,我家住在九龍。但因小時候由姨母照顧,所以有數年時間住在她家, 她住在沙田大圍的公共屋邨。沙田與大多數香港新市鎮的發展方式相似,都是先 由政府發展基礎交通網絡,再建設大型的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待人口逐 漸增多及交通設施日漸完善後,才有地產商興建的私人屋苑落成,這樣地產商才 能有效地提高樓價。這種發展模式在殖民地時代至今已被不斷複製,令香港新市 鎮的發展面貌越趨相同。如今我雖已不在大圍居住,但我任教的中學卻在此地, 大圍仍是我每天必到的地方,是我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我對它有著一份特別 的感情。這份感情一部分源於朝夕相對,更重要的是它有一種香港其他新市鎮較 難找到的東西,那就是富有生氣的街道文化,它令我感受到「大圍人」的日常生 活和庶民風采。可惜的是,這種文化在政府及大型地產商對大圍的再規劃下,正 日漸被蠶食,可預期大圍可能成為另一次權貴與庶民間空間(space)鬥爭的角力 場。 大圍簡介 大圍屬於香港新界東沙田區的一個社區,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及附近數條 街道的稱呼,現在已包括的地區更廣,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以及獅子山和針山 之間的整個沙田谷都被統稱為大圍。現時大圍主要為住宅區,區內有多個屋苑 和商場,為住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雖然現今的大圍已是已發展地區,但仍保留了沙田區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 圍村 ──大圍村。大 圍村 位於 大圍港鐵站 附近的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 街交界處,始建於 明朝萬曆 二年(一五七四年 )。除大圍村外,大圍尚有八條 2 圍村。 1 八零年代初開始的 新市鎮 規劃(美林邨於 一九八一年 落成)將大圍的 發展集中於谷地兩邊。港鐵站北面的市中心摻雜着二至三層高的村屋、五至六層 高的唐樓以及近二十年來興建的高樓住宅,這裡可說是大圍的市中心。至於外圍 就有多個大型公共屋邨,包括北面的美林邨、美田邨和南面的新翠邨、隆亨 邨 、新田圍邨 、秦石邨 及 顯徑邨 ,公共屋邨之間建了另一些私人屋苑及「居 者有其屋」 2 ,而附近半山亦建有一些私人別墅。西面接近文化博物館的地方則 有少量工業大廈及貨倉,而鐵路上蓋最近又興建了十數幢達五十、六十層高的「 屏風樓」──名城。 3 大圍市中心的空間佈局 一九六一年,美國一位名叫珍?雅各(Jane Jacobs)的婦人,以她多年的親身及工作 經驗,寫成《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一書。此書以淺白易懂的庶民觀點深入民心,書中提 出重視社區鄰里的街道生活和商業及文化的多樣性等的「生活城市」概念,持續 影響西方的都市規劃理論。簡單來說,書中提及的理想都市就是:小而活潑的街 道、較高的城市密度、城區混合多種功能、不同樓齡的建築物並存、保持街道熱 鬧、減少沉悶地帶、不要胡亂興建面積過大的公園等。她特別批評當時美國建築 界追求高樓大廈、寬闊馬路、人車分隔及區域功能單一的都市規劃,認為這會扼 殺都市的活力,甚至影響治安。以此觀之,不難理解大圍市中心正是書中理想城 市的例子,而在大圍港鐵站上蓋的私人屋苑,「豪」則「豪」矣,卻是一個反面 教材的例子。 北起青沙公路、東至城河道、南至大圍港鐵站、西至美田路,這就是大圍的市中 心,這一區域的建築有多元化混雜的特色。東部河邊一帶保留了大量兩三層高的 1 分別是李屋村、新田村、隔田村、田心村、上徑口村、下徑口村、大圍新村及香粉寮村。 2 分別是美松苑、美城苑、景田苑、嘉田苑、嘉徑苑及豐盛苑。私人發展商參建的居屋則有海福 花園、富嘉花園及雲疊花園。 3 有關大圍的資料,可參考維基百科:/wiki/%E5%A4%A7%E5%9C%8D 3 村屋,一街之隔(城河道)的則是五、六層高的唐樓群(圖一)。理應在鄉郊出 現的村屋,在大圍卻與周邊的建築環境相融合,原因在於它們保持了較高的建築 密度及窄小的街道。如圖二所見,村屋地下一層多是一些店舖,因為大多是原居 民開設的關係,所以不用擔心負擔不起租金,亦能隨心所欲地開設自己心儀的店 舖,包括茶餐廳、小食店、童裝店、士多、補習社、洗衣店、電器維修店、物業 代理等,所以雖是自成一國的圍村,卻沒有「自絕」於社區之外。而由於這裡並 不是通衢大道,故容許馬路兩旁停泊車輛,因而吸引了很多駕車的客人光顧兩旁 的食肆。另外,吸煙和需留意車輛會否被檢控違例泊車的顧客亦往往須坐在狹隘 的街道上用餐,亦令街道更添生氣。 大圍港鐵站可說是大圍市中心的心臟地帶,既處交通要衝,土地價值自然遠較東 邊大圍村高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