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文坛健将的神交与默契.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位文坛健将的神交与默契

古今秘闻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副主编:马潇潇 创意:徐 静 质检:熊培忠 16 郭沫若与鲁迅素未谋面,却“不打不相识”—— 两位文坛健将的神交与默契 鲁迅 郭沫若 核心阅读 1936年 10月 19日,鲁迅(1881—1936)病逝于上海。 他的葬礼及追悼会,肃穆隆重,规模空前,成为当年中国文坛最 为重大的事件。殊不知,在东邻日本,异国的土地之上,也紧接 着举办了一场有着特别意义的鲁迅追悼会,日本众多文艺团体 及郭沫若(1892一1978)等中方代表均予参会。 因年代久远,事件发生地又在 国外,关于这场 80年前的追悼会 实情,知之者甚少,至今更未见有 过公开披露。笔者在查阅一批上 世纪 30年代旧报刊时,偶然发现 北平《世界日报》曾于 1936年 11 月 16日以通讯稿方式报道过此 事,关于此次追悼会的一些细节信 息也有相当程度的披露。因资料 难得,笔者不揣陋简,在此酌加整 理,转录原文如下: 东京鲁迅追悼会 郭沫若谓鲁迅之死 是世界的损失 尤其在大众被压迫时 更值得我们哀痛纪念 【东京通讯】东流文艺社、质文 社、中华戏剧学会、文海文艺社、中 华美术会、中华留日世界语学会等 团体联合发起之鲁迅追悼会,经一 星期之努力筹备,已于四日午后在 日华学会举行,虽非假期休息日, 而参加者仍非常踊跃。日方到会 者有著名文学家佐藤春夫氏及改 造、同盟、时事新报等记者多人,我 国文豪郭沫若以及留东学术团体 三十三个及个人到会者总数共计 七百余人,大会于隆重肃穆中举 行。兹将郭沫若讲演词志次: 今天在国外纪念我们的导师 鲁迅先生,是最悲痛的一件事。我 和鲁迅先生未曾见过一面,但对他 个人了解却是很深。刚才佐藤先 生说,他是鲁迅先生的弟子,未免 太客气了,以佐藤先生那样有地位 的作家,也说是鲁迅先生的弟子, 那么我应该是弟子的弟子了。现 在我是以徒孙的资格来参加追悼 会。 鲁迅先生的死,就是刚才佐藤 先生所说的,不但是中国的损失, 东方的损失,而且是世界的损失! 他的死是很值得哀痛的,尤其是死 在大众被压迫的时候。但是鲁迅 先生永远不死!他的死,在我们是 损失,在他是光荣的!而且是中国 历史上的无比的光荣!现在国内 有无数的劳苦大众,无数的青年空 前地哀悼着他,同时在国外也有许 多作家哀悼着他,像今天佐藤先生 这样悲痛地来哀悼他,是中国有史 以来从没有的。 中国有句俗话说:三代以下无 一人。——所谓三代就是夏殷 周。——现在只有鲁迅先生一人 当得起。 夏殷周以后的伟大的人物,只 有鲁迅先生一个人!为什么他值 得我们这样敬仰,就是刚才一位朋 友报告过的,他在思想、文学、生活 里面,都有一贯的不妥协的精神! 现在他虽死了,但他的精神,他的 一贯的不屈服的彻底的精神,是永 没有死! 今天我们纪念他,就是要学习 他这种精神。鲁迅先生死了,但是 我们有很多青年。每个青年都须 得准备做第二鲁迅! 从前在中国最伟大的是孔子, 他死后,有人曾经这样哀悼他:“呜 呼孔子,孔子孔子,孔子以前,既无 孔子,孔子以后,又无孔子。呜呼 孔子,孔子孔子。”这几句话,我们 中国人认为孔子是最伟大,从夏殷 周三代后最伟大的人物。但是我 们不同!我们希望后人生出许多 的鲁迅先生。现在,我把这哀悼的 话改为:“呜呼鲁迅,鲁迅鲁迅,鲁 迅以前,无一鲁迅!鲁迅以后,无 数鲁迅。呜呼鲁迅,鲁迅鲁迅!” (六日) 这篇近千字的通讯稿,是特约 记者于1936年11月6日自日本东 京发回北平《世界日报》社的,10 日后由该报刊发出来。据此报道 可知,1936年11月4日下午,在日 本东京举办了隆重肃穆、颇具规模 的鲁迅追悼会,出席者众多,日方 以佐藤春夫为代表,中方则以郭沫 若为代表。 郭沫若作为中方代表参加鲁迅东京追悼会 佐 藤 春 夫 (1892— 1964),日本著名诗人、小 说家、评论家。在永井荷 风的唯美主义的影响下, 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具 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兼 有 理 智 主 义 的 倾 向 。 他曾到中国旅行,和郁达 夫成为朋友,并翻译了鲁 迅的作品《故乡》。 1932年,佐藤春夫翻 译的鲁迅小说《故乡》在 日本《中央公论》上发表, 并附其所撰《关于原作者 小记》,文中给予鲁迅高 度评价。以此为契机,佐 藤春夫开始不遗余力地 向日本公众译介鲁迅文 学作品,为之做了相当多 的开拓性工作。佐藤春 夫的译介之功,获得了鲁 迅本人的认可与肯定;在 鲁迅身体状况欠佳的时 候,他还曾邀请鲁迅来日 本疗养。鲁迅对此也明 确表示感谢,他在1932年 4月给内山完造的信中就 说:“特别是对佐藤春夫 先生(的邀请),我真是不 知道该如何感谢才好!” 从这些事迹来看,二人交 谊匪浅,佐藤春夫作为鲁 迅的异国知己出席追悼 会,的确是适宜的。在追 悼会上,佐藤春夫称自己 是鲁迅的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