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入产出技术发展情况简介①.PDF

国际投入产出技术发展情况简介①.PDF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投入产出技术发展情况简介①

国际投入产出技术发展情况简介① 陈锡康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投入产出技术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间接联系, 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向一些新的行业扩展。根据1998 年5 月在美国纽约大学召开 的第12 届国际投入产出技术会议,2000 年8 月在意大利 Macerata 大学召开的第13 届国 际投入产出技术会议,以及有关杂志如“Econo mic Systems Research”等所发表的论文,兹 介绍国际投入产出技术发展趋势的部分情况如下: 目前国际投入产出技术有如下三个发展趋势: 第一,编表工作经常化和制度化。根据国际投入产出协会2000 年年度报告,目前世 界上有80 多个国家经常编制投入产出表,一些主要国家,如日本、荷兰、美国等 OECD 国 家,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都每隔4 —5 年定期编制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已成为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投入产出技术与其他经济分析方法和数量经济方法日益融合。例如,投入产出 技术和经济计量学、数学规划方法、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等。各种经济分析方法在应用分析 过程中密切结合,以致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 Richard Stone 曾经指出, “投入产出的核心日益难以辨别”。 第三,投入产出技术的应用日益深入,特别是以下三方面的应用受到重视: (1)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等。 (2)知识、创新、生产率增长。 (3)世界经济全球化,包括编制国际投入产出表、编制包含进口矩阵的 C 型投入产出 表。兹介绍部分应用情况如下: 1  SDA 与投入产出技术结合研究经济总量、 发展速度、结构变动等   SDA 是Structural Deco m position Analysis 即结构分解技术的简称。某个经济变量经 常可分解为若干因素的乘积,这个变量的变动也可分解为这些因素变动的乘积。SDA 经 常与投入产出技术结合起来,用来分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产量(产值)增长等等。其原 理如下: S =BY 即 S 可分解为第1 因素 B 和第2 因素 Y 的乘积。令 ①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 3            第 一 部 分: 中 国 投 入 产 出 学 会 第 五 届 年 会 报 告 图GG.jpg ⑽S =S1 -S 0,⑽B =B 1 -B 0 ,⑽Y =Y 1 -Y 0 下标1 和0 分别表示时期1 和0 ,也可表示为两个地区,或两种类型企业等。则      ⑽S =B 1 Y 1 -B 0 Y 0 =(B 1 -B 0)Y 0 +B 0( Y 1 -Y 0)+(B 1 -B 0)( Y 1 -Y 0) =⑽BY 0 +B 0 ⑽Y +⑽B⑽Y 通常我们把 ⑽BY 0 称为 B 因素变动的原始(基本)影响。把 B 0 ⑽Y 称为 Y 因素变动 对S 的原始影响,而把 ⑽B⑽Y 称为两个因素变动的交叉影响。 如 S 受三个因素影响,即 S =BDY 不难证明 ⑽S =⑽BD 0 Y 0 +B 0 ⑽DY 0 +B 0 D 0 ⑽Y (原始影响) +⑽B⑽DY 0 +⑽BD 0 ⑽Y +B 0 ⑽D⑽Y +⑽B⑽D⑽Y (交叉影响) 如 S 可分解为一组三个因素乘积与另一组两个因素乘积之和,即 S =BDY +EM 则 ⑽S =⑽BD 0 Y 0 +B 0 ⑽DY 0 +B 0 D 0 ⑽Y +⑽EM 0 +E 0 ⑽M (原始影响) +⑽B⑽DY 0 +⑽BD 0 ⑽Y +B 0 ⑽D⑽Y +⑽E⑽M +⑽B⑽D⑽Y (交叉影响) 投入产出中 X =(I-A)-1 Y ,即 X =BY ,我们可以利用SDA 法,得到 ⑽X =⑽BY 0 +B 0 ⑽Y +⑽B⑽Y ⑽B =⑽(I-A)-1 表示技术变动,⑽Y 表示最终需求变动。由此,可以研究总产出向 量变动受技术变动和最终需求变动的影响。 Y 又可分解为 C y(最终需求结构系数)和 G (纯量,表示 GDP 总额),即 X =(I-A)-1 C yG =BC yG 则 ⑽X =⑽BC y0 G 0 +B 0 ⑽C yG 0 +B 0 C y0 ⑽G +⑽B⑽C yG 0 +⑽BC y0 ⑽G +B 0 ⑽C y⑽G +⑽B⑽C y⑽G 交叉影响项通常不单独列出,而是合并到某个因素的原始影响中去。如何合并,影响 很大,通常根据经济意义来确定。 如 S =BY ,⑽S =⑽BY 0+B 0 ⑽Y +⑽B⑽Y ,有两种合并方法,即 (1) ⑽S =(⑽BY 0 +⑽B⑽Y)+B 0 ⑽Y =⑽BY 1 +B 0 ⑽Y (2) ⑽S =⑽BY 0 +( B 0 ⑽Y +⑽B⑽Y)=⑽BY 0 +B 1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