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共77张PPT).ppt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共77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共77张PPT)

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棉花的品质特别好 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一般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 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类型和生产规模 平原(条件:地势平坦、土壤深厚) ——耕作业(种植业) 山地、丘陵陡坡(耕作易水土流失) ——林业或畜牧业 丘陵缓坡——可以修梯田 ——从事种植业 山谷、低洼地或沿海滩涂(易积水) ——水产养殖 高原(高原上气温低,而河谷气温高) ——河谷农业 南方某些地区,农民向土地施加石灰,为什么? 改变环境使之适应农业生产 改变品种使之适应环境 2、形成 课堂练习: 1、将农业的投入要素按自然和社会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 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 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 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 2、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新疆都盛产葡萄,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夏季炎热干燥 B、灌溉水源充足 C、河谷或沿岸地形 D、传统的种植经验 小测验: 1、我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 a、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的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A、ac B、bd C、cd D、 ab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b、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c、新疆吐哈盆地的瓜果生产 d、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a、热量 b、水源 c、光照 d、市场 B、a、水源 b、地形 c、热量 d、市场 C、a、地形 b、政策 c、土壤 d、科技 D、a、土壤 b、热量 c、地形 d、政策 能力提升: 1、上题中,如果该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你认为哪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会减少?为什么? 答: 2、如果将公路改建为高速公路,你认为本地农业应任何调整? 答: 读一读: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即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有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① 该段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区位因素? 市场因素 国际市场对小麦和羊毛的巨大需求,成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与发展的动力。 读读图: ② 你能指出图中提示了哪些区位因素吗? 地形、水源、降水量、气温等自然因素;人口、港口等社会经济因素。 ③ 简述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自然条件。 盆地地形——地势低平,便于劳作; 靠近河流——灌溉作物或牧草; 1月气温在20~25℃之间、年降水量在300~750㎜之间——适合小麦和牧草生长。 自然条件为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 大 分 水 岭 达 令 河 墨 累 河 雨影区 山地雨影效应 东水西调 措施: 限制性因素:水源 读读图: ④ 人口、港口条件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地广人稀——利于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便于机械化生产; 地广人稀——人口少,国内市场狭小,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 距海港近——便于农产口出口。 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经营,但也形成国内市场的制约,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导致澳大利亚农业生产面向国际市场。 读一读: 早在18世纪,英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开发牧场,引地良种美利奴羊。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温湿、土壤肥沃的地区,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19世纪中叶,人们发现金矿,牧民纷纷去淘金,牧地转为耕地。如今澳大利亚耕作业已实现商业化和机械化,小麦出口值已接近羊毛出口值的一半。 说一说: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哪些社会经济因素? 政策和经济。 说一说:你能使用关键词和箭头来直观表达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过程吗? 流放犯人开发牧场 “牧者有其地” 以牧为主 牧民去淘金 牧地转为耕地 耕牧并重 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发展,引导人们最终选择了耕牧 结合的混合农业。 读一读: 澳大利亚坚持“土—草—畜—市场”的混合农业模式,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措施,并将天然草场改良为半人工草场,播种优质豆科牧草并施肥等,提高了牧草产量和质量,保持畜草平衡。耕作区实行牧草与作物轮作,作物经营比较粗放。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草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