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清泉新型城镇化项目
讨论稿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作方法
概念解读·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关资料表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乡关系经历了城乡分隔、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到城乡一体四个阶段。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 时,城市文明基本在“围城”里,农村远离城市文明;当城市化水平超过30% 时,城市文明便开始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 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达70% ;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 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将随之达到100% ,即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美国城市理论家Lewis Mumford(路易斯·芒福德)站在城市发展的立场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 Mumford推崇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形成一个更大的区域统一体,通过以现有城市为主体,就能把这种“区域统一体”的发展引向到许多平衡的社区里,这就有可能使区域整体发展,不仅可以重建城乡之间的平衡,还有可能使全部居民在任一地方都享受到真正的城市生活之益处,同时,可以避免特大城市的困扰。
中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
中国统计年鉴2003
目前中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基本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约束
环境问题突出
区域经济协调与资源保护力度较弱
产业技术层次不够
2007年,为促进城乡一体化而颁布了《城乡规划法》
为长期实现城乡间的协调规划奠定了基石,对城乡人口分布、产业构成、功能分工、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环保与生态建设等各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使城乡人口流动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有利的推动,并达到城乡人口合理的动态平衡;使城乡产业结构与布局在城乡地域系统内协调合理,做到既合理利用资源,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小,经济与社会、生态效益兼顾;使城乡之间建立一种畅通快捷的联系渠道,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的密切性,使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行为的便利性,从而保证城乡同等的市场机会,城乡居民拥有相近的生活质量。也使城乡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密切配合,协调行动,避免城乡之间相互污染和相互干扰的情况。为城乡居民建立良好生活环境提供规划建议。。
2007年,农村人均收入/城市人均收入= 4140/13786= 1/3.33
中国城乡一体化试点——江苏:
江苏省:《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中提出建设江南特色乡村及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优化镇村布局,发展特色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口集聚功能,提高服务农村生产生活能力。
全面开展村庄整治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现代社区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等模式多样、特色各异的新型乡村。
——东部水乡地区(依托周庄、同里、甪直、沙家浜突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发挥文化遗存丰富的优势,构建绿色水乡特色布局。)
——中部环太湖地区(苏州明月湾和陆巷、无锡礼社和严家桥、常州雅浦和杨桥等村庄大力发展以赏湖河风光、品地方美食、享民俗文化为特色的乡村观光度假游,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庄。)
——西部丘陵地区(充分利用低丘缓坡,发挥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优美的优势,严格保护地形地貌的自然生态格局,构建绿色生态网络,打造高淳国际慢城、句容和金坛茅山道教文化、溧阳和宜兴竹海等一批乡村特色旅游品牌。
常
熟
沙
家
浜
苏
州
明月湾
南京高淳区桠溪镇
苏南城乡一体化内容总结:
建立城乡统筹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城乡统筹机制。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构筑城乡互动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就业服务共享、就业机会公平。
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相关政策,推动进城农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和待遇,鼓励农民由个体进城务工向家庭式迁居城镇转变,基本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村庄改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研究报告.pptx
- 互联网+医疗流程的再造或优化研究报告.pptx
- 城市绿道规划相关20160415研究报告.pptx
- 互联网+营销转型研究报告.pptx
-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研究报告.pptx
- 第2章晶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范例.ppt
- 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六章_第1讲化学能和热能程序.ppt
-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一)微粒作用下的化学世界——物质的组成、变化和分类(基础自修课)程序.ppt
- 城市设计调研汇报合肥老城区研究报告.pptx
- 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突破(三)美丽曲线后的“争斗”——化学平衡、离子平衡的图像题程序.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