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稳步发展
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全球化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中国也享受着全球化的甜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人盼望着经历游戏规则的服从者到制定者的身份转换,因此中国在全球化趋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取得稳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制、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但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向全球扩展的过程[1] 。因此全球化的发展对社会主义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既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来吸取新文明、新成果和发展经济的机遇,同时,由于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不可避免地给社会主义带来挑战[2]。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家融入全球化,在全球进程中实现本国的现代化,所遇到的问题将是多方面、多历史时段错综复杂的。挑战,回应挑战的过程,就是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前进的过程。胡锦涛主席曾经提出“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家化深入发展形势下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而能否很好地解决我们遇到和将遇到的问题,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在全球化中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说到底,在全球化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问题意识”,通过自我批判更为准确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方能赢得挑战,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一个半世纪之前,马克思在科学地分析欧洲工人运动具有国际化趋势的原因时曾经断言,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之日开始的。因为正是这种社会化的大生产突破了民族与地域的壁垒,导致全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全球性经济贸易关系的发生。如果我们今天也从这个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国际化,就会“发现”:正是由于有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全面参与”,马克思150多年前所说的世界历史进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完整。中国的开放不仅使其自身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且也书写了世界历史的全新篇章。古老的、孱弱的东方文化正遭遇强势的西方文化重新洗牌,新的游戏规则决定着牌大牌小。据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人年消费奢侈品超千亿美元,支撑起了全球奢侈品市场半壁江山,是全世界最大奢侈品客户。是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大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我国科技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通过大胆的吸收引进,用较短的时间缩小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所以说中国需要世界。中国拥有低廉的劳动力、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逐步完善的其他设施条件,对跨国公司具有巨大的投资吸引力,中国已成为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国外技术转移的重要场所。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和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我国吸引跨境投资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1980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不到6千万美元,而截至2013年则达到1176亿美元,已连续21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收跨境投资首位,全球排名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当前,中国为适应全球经济形势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做出的主动的战略调整,也是中国给自己、给世界主动创造的一种战略机遇,对中国战略思维能力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中国技术转移和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格局正在发生积极改变,而这正是得益于技术合作和接受外部的技术转移,通过开放创新可以由“危机”到“转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科技产品出口的巨大市场,商务部数据显示,2001年至2011年,中国进口高技术产品从560亿美元增至4630亿美元,年均增幅23.5%。同一时期自美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则由2001年占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口总额的16.7%降到2011年的6.3%。根据相关预测,未来10年内中国高科技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20%~40%。意味着更多的通过开放创新和合作创新的模式,接受全球的产业转移以及自身的产业升级,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新兴的产业转移基地和研发中心,这无疑是中国实现开放创新“蛙跳”的一次重大机遇。王俊生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国研网,2005.9.4.
刘海东.全球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言》,2002.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13起典型火灾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ppt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深度分析材料内涵,扣住情境任务写作+课件22张.pptx VIP
- GBT1037-2021 塑料薄膜与薄片水蒸气透过性能测定 杯式增重与减重法.pdf
-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支架设计规范GB50981-2014.pdf
- SH∕T 3022-2019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标准.pdf
- 初中数学知识点(苏教版).doc VIP
- 浅谈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工薪阶层的影响.docx
- 物资采购领域廉洁风险防控建设重要性及对策建议思考.docx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docx
- 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语文试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