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九)新闻阅读
专题专项增分练(十九) 新闻阅读(时间:40分钟 满分: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李小文走了,不仅仅留下布鞋
陈 璇 在妻子看来,丈夫李小文离开世界的方式,跟他的个性一样,“洒脱、痛快,不给别人带来麻烦”。
崇尚简单的他大概连告别也想省去。1月9日上午,他突然晕倒在家。次日13时05分,因病医治无效,这位中国地理遥感界的泰斗级人物在医院去世。
他的科学成就连同那双著名的黑色布鞋留了下来。去年5月,他光脚穿布鞋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的照片铺满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这位着装“任性”的中科院院士。有人说他像武侠小说里的扫地僧,“低调沉默却有着惊人的天分和盖世神功”。
名声本不是他追求的东西。他曾说过:“身上的东西越少越好。”他不喜欢用衣装打扮自己,经常穿着那双80元买来的布鞋,连袜子也省了。即使在“长江学者”的颁奖典礼上,他也是那身经典的行头。家人说,他不爱管钱,几乎不碰银行卡。
他曾经小心翼翼地试图将名誉仅仅留在科学界。他创建了“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他和团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定量遥感研究的发展,让我国在多角度遥感领域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
和他最喜欢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一样,他身上经常揣着酒壶。他经常早晨就拧开一瓶二锅头“当早饭”。他跟人说,“喝酒可以让自己听不见外面的嘈杂”。但近两年,因为肝硬化,他开始戒酒。然而,烟瘾陪伴他到最后。
他不喜欢被束缚,即使有些事关生命。他把医院比喻为“善良的专政”,厌恶被束缚在病床和医疗器械上。他曾经拟下一份“尊严死”的生前遗嘱,还让家人在遗嘱上签字,不允许在他身上使用插管、呼吸机和心脏电击等急救措施。他理想中离开这个世界的完美方式是“不浪费国家资源,不给别人带来拖累,不让自己遭那么多痛苦”。
面对丈夫的突然离世,妻子自我安慰道:“这正遂他的愿了。他走得痛痛快快,没有太多痛苦。”1月9日晕倒后,恢复意识的他一直犟着不去医院,但在家人的坚持下,他还是被一辆救护车带走了。
博士生樊磊最后在医院见到他时,他已经插上了呼吸机。家人并不愿意眼睁睁地放任他离开,仍然让医生给他做了心肺复苏等常规急救,而那时“他已经没有知觉”。樊磊看着老师艰难起伏的胸膛,“不忍心多看一眼,就退出了病房”。
在学生眼中,他是一位“亲切随和”的老师,“没有一点院士的架子”。樊磊在研究中碰到难题,给他发短信,回复总是第一时间到来。
一贯低调的他,通常在面对“年轻人”时,会放下刻意与外界制造的屏障。去年5月,中国青年报记者向他提出采访请求时,他起初用应对媒体的统一辞令“太热了”来婉拒。但后来,当记者说“希望您能跟年轻人交流”后,他的态度松动了,最终接受了独家面访。
去年下半年,他偶尔几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也和年轻人有关。去年9月,他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做了一场讲座。他跟大学生交流“科研什么最重要”,还向比自己小几轮的青年传授起恋爱经验。
他缺席了北师大“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的颁奖典礼。那时他的身体已经发出了预警。
他走得太突然,似乎并不想留下充裕的时间接受人们对自己的挂念。如今,在他生前一直自由驰骋的博客空间里,很多人在缅怀他。一位博主说,“朴朴实实地踏实做研究,默默地从事基础研究。生活洒脱、学术严谨成为他在我眼中的代名词”。还有人说,“作为一个院士,一个名人,一个被公众关注的不一样的科学家,以普通人的心态,走完了他本应该再长一些的人生”。
他或许并不想走得那么匆匆,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去做。妻子说,他生前的两大心愿,一是做“大数据时代的大地图”研究,再就是好好编一本教材。
他在科学网博客留下最后的足迹是在1月5日,他回答一位博主有关“逊克农场人口”的提问。不久前,他还评论了“上海踩踏事件”。
在那个网络世界里,他不是人们眼中高高在上的院士,而是一个名为“老邪”的博主。他平等地跟那些热爱科学的人交流、争辩甚至打赌。
但从此,他的博客不会再有更新。有人感叹“世上最像‘扫地僧’的院士没有了”。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
答:
2.这篇人物通讯展现了李小文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答:
3.本文引用了李小文的学生和几位博主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4.李小文院士曾说过“身上的东西越少越好”,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8题。(18分)
材料一
新华网北京12月13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