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2.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点训练.docVIP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2.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点训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2.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点训练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 2.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点训练 1.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知,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以前,中外存在商品贸易。中国民间外国银钱的使用较多,说明中国在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只能说明外国银钱在中国市场流通,而无法说明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 2.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答案 B 解析 “海禁”政策自明朝初年实施一直延续到清朝,故A项错误;巡抚涂泽民只是在得到皇帝准许的情况下,对明初的“海禁”政策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并附有较多禁制,故B项正确;C项与“奉旨允行”相矛盾,故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明、清皇帝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答案 C 解析 在春天祭祀先农坛,反映出明清时期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农立国、维护传统农耕经济的治国理念,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只是从图片的表面信息着手分析,忽视了祭祀的时间和对象;仅根据祭祀仪式无法推断国家是否繁荣昌盛,故D项错误。 4.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只是描述了关东与上海之间贸易发展的状况,并未涉及政府的商业政策,也未说明经商者的身份,不能得出抑商政策已经改变的结论,故D项符合题意。商业活动的规模大,涉及相距遥远的两地,体现出商品经济的繁荣、长途贩运的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A、B、C三项表述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封建政府虽始终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品经济仍不断发展进步。 5.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西汉的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文言文的含义是“(一些商人)以二千石官员的服饰、车马、仆从人员的标准享乐,其奢侈日甚”,这说明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D项正确。西汉厉行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发生转变,A项错误。商人是社会的少数人群体,其“倡乐”不能说明社会消费观念的变化,B项错误。商人借用官员的服饰以炫耀自己,说明两者的社会地位差别很大,C项错误。 6.明朝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订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答案 D 解析 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特征是出现雇佣关系。民间机户生产的丝织品由中间包揽人收购,再转手给织染局,中间包揽人与民间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故D项正确。 7.1684年,康熙帝颁布“开海”命令:“今海内一统,出洋贸易,得旨允行。”1717年,又以南洋地区“西洋泊船之所,藏匿盗贼甚多”,恐其结成反清势力为由,下令禁止南洋贸易。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开海”的政治前提 B.“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 C.欧洲列强联合反清是“禁海”的重要原因 D.康熙帝时期清政府开始推行“海禁”政策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即使“开海”令也要求“得旨允行”,说明“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故B正确;平定噶尔丹叛乱与“开海”无关,A项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清政府开始推行“海禁”政策发生在顺治帝时期,故D项错误。 8.《中国商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