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3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对点训练.docVIP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3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对点训练.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3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对点训练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3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对点训练 1.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答案 C 解析 李贽的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都具有启蒙意义,A项正确;两者都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B项正确;人文主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李贽生活的时代,中国还没有出现新兴的资产阶级,C项不正确;两者都宣扬个性自由和思想解放,D项正确。 2.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作者对宰相作用的定位。材料反映了宰相的作用是劝谏君主,使其不会肆无忌惮,体现了作者限制君权的主张,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作者加强而非削弱相权的要求,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相关系,希望恢复传统政治制度,而非实行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具体的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本题易错选B项,主要是没有正确把握作者对宰相作用的阐释。 3.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此言论的是(  ) A.强调“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B.反对君主专制 C.编纂《天下郡国利病书》 D.多次拒绝清朝征召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顾炎武的思想。根据材料“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可知,顾炎武主张学习经世致用之学,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4.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B.发挥市场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题干信息“上禁之弗贵,……,则愈腾其贵”“上禁之勿贱,……,则愈益其贱”说明政府调控失去作用,说明要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故选B项。材料不强调农商关系,排除A;C项与材料意思相违;D项不是材料意思体现。 5.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判专制”。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种族之奇耻”“兴亡之要因”“批判专制”,说明三位思想家都从明朝灭亡中反省君主专制,进一步提出限制君权的各种设想,故选A。B、D两项与材料意思不符;三大思想家反对的是专制暴君,而非君主本身,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有本质区别,故C错误。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 答案 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 解析 第一小问结合顾炎武的思想主张可知其治学的目的是经世致用(明道教世);第二小问联系明清时期“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可推知答案。 7.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子的思想。 答案 李贽:反对盲从孔子,认为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顾炎武: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强调“天地之化日新”,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解析 首先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核心思想,切忌脱离材料进行概括,同时注意语言要简练,不可照搬材料原文。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故谓人有男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