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宣之发行与推广.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文宣之发行与推广.doc

「自殺親友(遺族)關懷」 訪視流程及注意事項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編製 ( 衛 生 福 利 部 委 託 計 畫 ) 中華民國104年8月 目錄 前言……………………………………………………………...1 遺族的心理反應歷程……………………………………………1 情緒支持與資源轉介…………………………………………...5 訪視流程………………………………………………………...7 關懷訪視作業程序………………………………………….7 關懷訪視方式……………………………………………….10 關懷服務內容……………………………………………….10 關懷訪視技巧……………………………………………….11 善用守門人技巧…………………………………………….13 提供相關求助資源………………………………………….16 注意事項………………………………………………………...17 結語……………………………………………………………...22 前言 根據Edwin S.Shneidman 的估計,每位自殺者可能會影響身旁6位親友,包括:父母、伴侶、子女、兄弟姐妹、好友、同事,甚至是治療師。研究顯示自殺者親友自殺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許多,多數自殺者親友在哀傷期內除了情緒上受到影響外,可能在生理狀態上也大受影響,除了感到憂鬱、悲傷、失落外,可能還隨著頭痛、肩背痛等。嚴重者甚至會有自責自艾、罪惡感、想跟隨已逝者,進而產生自殺的念頭,成為自殺高風險族群。 Doka(1989)的研究顯示,比較自殺、意外及自然死亡對自殺者親友的影響,發現自殺者親友比意外及自然死亡者的親友承擔更多的責任感、罪惡感、羞恥感及污名感,他們會不斷的去尋找親友為何自殺的答案,因此容易產生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及缺乏正常哀悼的能力(Lukas,2001)。因此,自殺者親友的關懷必須秉持「CARE」的理念去提供協助,也就是Care(關懷)、Accept(接納)、Respect(尊重)、Educate(教育),透過關懷、接納與建立一個尊重及信任的環境以協助自殺者親友走出傷痛。 本針對「自殺親友(遺族)關懷」訪視流程及注意事項期待透過本,提升關懷人員對於自殺者親友之了解,並重視其需求,提供適切且專業的協助,共同持自殺者親友走出傷痛,迎向希望。 遺族的心理歷程 自殺遺族在面對自殺事件後可能會有六個主要的悲傷反應,包含震驚、困惑、憤怒與罪惡感、懷抱悲傷、無意義感及緘默。上圖的時程表,是在面對死亡事件的時,會有的幾個特徵。這些特徵會伴隨著悲傷調適跟一些悲傷反應,如果調適完成即完成任務,便能夠表達、放手、同理逝者、做好告別,甚至做好祝福。若失敗責陷入危機,包含壓抑、怪罪、絕望感或孤獨感。 震驚 因為死因的特殊性,通常是非預期性的死亡,手段有時也較激烈,這時候遺族所受到的驚嚇也會高於自然死亡的家屬。通常聽到這個消息時,遺族們覺得很不真實,怎麼可能,無法不相信,麻木、混亂感同時存在,也會感到手足無措。在生理上可能會忽然覺得四肢無力、心悸等。 有些遺族會因為認為自己應該要堅強,壓抑了自己的悲傷,進而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可能會頻繁的說全身不舒服,但是所有的檢查都很正常。這時面對的危機為表達壓抑,他們會因為過度驚嚇、混亂、來不及反應,便壓抑自己的悲傷反應,所以導致悲傷的延遲出現。除非有機會說出對逝者的感受,否則悲傷的情緒會一直在。因此對遺族而言,憤怒的表達其實是更為重要的,因為憤怒沒有辦法表達,療癒就沒有辦法開始。 困惑 有些遺族在聽到親人時,便開始很多疑問,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要自殺?我是不是做了什麼才會讓憾事發生?或是開始會去想他會好好的走嗎?他死後會到哪裡?這些困惑常會引發一連串的行為反應。 逝者在自殺前究竟發生了些什麼,對遺族會認為那是了解事情最重要的一塊拼圖,但這塊拼圖永遠無法找到。他們來講這個遺憾不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而是這個人只要一不在了,或是只要某個時間點被提醒到了,遺憾就會一直在。因為這個困惑,使得他會不斷的去尋找答案,去尋求為什麼,當他尋求為什麼的時,他的心思就放在去找一些細節,去證實一些事情,逝者當下是發病的,受到打擊,受到刺激,在他去尋找答案的過程中,他就不會去注意到他的悲傷,所以導致他的悲傷反應延宕出現。可以放下這困惑,就不會想要去一直尋找答案。 憤怒與罪惡感 罪惡感之所以產生,是基於對親友的同理與愛,而不忍責備他們,所以怪罪自己沒有來得及搶救親人的生命。這種罪惡感是一種責任上的迷思,可以透過瞭解罪惡感的真相或進行減少罪惡感的練習,來協助自己降低罪惡感。 劇烈的罪惡感會引起自我傷害的行為,因此有些遺族在事發一陣子後,可能會出現物質濫用、自我傷害的行為,或是自我放逐等。這時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