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度结构与度制变迁
经济学年会专投(制度?经济学) 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 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视角 ? 靳涛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厦门 361005?) 摘 要:制度?滞后是制度需求与实际?制度供给之间存在的差?额,它是影响制度绩效?和决定制度变迁选择时?机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内在逻辑的研究,提?出了制度变迁逻辑中存?在的四个规律性的认识?,即制度效用递减规律?、制度滞后程度累进规?律、制度变迁的激进程?度取决于原有制度的矛?盾积累程度、制度变迁?的一般模型架构等推论?。并通过目前存在的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制度变迁实践对上述推?论给予了验证和检验。? 关键词:制度结构?、制度滞后、制度变迁?、视角;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Ji?n Tao (361?005 Xiamen? Economic ?Institute ?of Xiamen ?University?) Abstrac?t:Institut?ional slug?gish is th?e gap betw?een the de?mand and r?eal supply?. It is a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institutio?nal effect?s and to d?ecide the ?opportunit?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t ?the base o?f setting ?up the mod?el of inst?itutional ?sluggish a?nd giving ?the decrea?sing trend? of instit?utional ef?fects, put? forward t?he four re?cognizes a?bout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n through ?the experi?ence of fr?om plannin?g system t?o market s?ystem veri?fy these d?eductions.? Key wor?ds: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stitution?al Sluggis?h, Institu?tional Cha?nge, Viewp?oint ?制度结构与制度变迁 ?一个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视角 制度是人为?的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的机会主义的规则,它?为一个共同体所有并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说,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群在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方面的?流行思想习惯(凡勃伦?,1924)。[1]?而康芒斯则认为,制度?是有关个人行动控制、?自由和扩展方面的集体?行动(康芒斯,193?4)。[2]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思则?认为“制度是一系列被?指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他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演中说:“制度是社?会博弈的规则,是人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3] 而拉坦则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或组?织中促进人们之间协调?的规则(拉坦,198?4)。[4]在马克思?看来,完整的社会制度?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层次相互交织的?一种社会关系。 一?、制度结构与制度滞后? 制度结构与制度滞后?是制度变迁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其实无论?是新、老制度主义学派?和其他研究制度变迁的?各种理论也都对制度滞?后现象有所涉及,只是?都没有系统分析制度的?滞后机理。本文在老制?度经济学家塞特菲尔德?(Setterfie?ld)所做研究(塞特?菲尔德,1993,9?)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揭示和研究。塞特菲尔?德认为,制度滞后问题?来源于制度结构,它是?制度变迁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结构问题?。[5]而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来看,制度滞?后表现在制度供给-需?求的均衡分析中。当然?,从制度演化的结构和?变迁的过程和内涵来看?,这种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按照塞特菲尔?德的解释:“由于一个?变量的过去值对已定的?外生变量、系数及结构?方程有影响,而且已定?的外生变量、系数及结?构方程又赋予了决定此?变量的系统以特征。因?而,当一个变量之长期?值依赖于这一变量的过?去值时,滞后就出现了?。在某种制度渊源中,?在当前制度影响当前经?济行为之性质,进而又?影响以后的制度形式时?,滞后就会存在。”? 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