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园林石景艺术的一点认识.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园林石景艺术的一点认识.doc

对园林石景艺术的一点认识   摘要:叠石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的一种理念,也是园林设计的基本构思方法之一。通过石材选择、分类、叠石手法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园林石景艺术。   关键词:园林石景;石材;拼叠   1 叠石造景在景观造园造景中的意义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中以石材造景称之为叠石,叠石造山是景观园林中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婀娜多姿的山石叠置于园林之中,是古典园林艺术的一种风格。石峰轮廓跌宕、参差、变化,姿态玲珑奇特,立之可观,卧之可赏,可使人犹如步入丘壑,神游名山。   在有限的空间内,堆土为山难以塑造高耸、雄奇、变化多端的假山造型,因此,造园者逐渐偏重于叠石为山。如在粉墙前宜聚点湖石或黄石数块,又缀以花草竹木,这样粉墙似纸,石和花木似笔,在不同的光阴之下,形成静中有动的画面。嘉树之下宜点以玲珑湖石或顽石,达到花树数品、松柏苍翠、放怀适情、游心玩思的境界,并以石衬托出树姿的优美。在梅边点石则宜古,松下点石则宜拙,竹旁点石则宜顽或瘦,方能达到园林艺术的效果。   2 石材的选择及分类   2.1 太湖石   太湖石,俗称湖石,尤以产于苏州太湖洞庭湖西山一带的太湖石最为有名,其它如江苏宜兴、浙江长兴、安徽巢湖等地亦产类似太湖石的石种,可用几个字形容它的特点:瘦、皱、透、漏。太湖石与其它石种在形态特征上的区别在于其石洞变化明显。太湖石的石洞大体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太湖石的洞多是圆形或近似圆形;二是太湖石的洞能呈通透状,前后相通,大洞中又有小洞;三是漏,即上下贯通;四是成涡状,它不透也不漏。   2.2 黄石   黄石属沉积岩中的砂岩,棱角分明,轮廓呈折线,呈现出苍劲古拙、质朴雄浑的外貌特征,有种阳刚之美,与太湖石的阴柔之美,正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格,受到造园叠山家的重视。为了表现这两种山体的不同趣味,古代造园叠山家们常将这两种山石用于同园中的不同区域,以示对比,如扬州个园四季假山中夏山为太湖石山,而秋山则为黄石山。   3 叠石造景形态分类   3.1 孤赏石   孤赏石常选古朴秀丽、形神兼备的湖石、斧劈石、石笋石等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观赏。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观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往往成为园林中的一景。   3.2 峭壁石   明计成在《园冶》中“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常用英石、湖石、斧劈石等配以植物、浮雕、流水,于庭院粉墙、宾馆大厅布置,成为一幅少占地方熠熠生辉的山水画。   3.3 散点石   散点石以黄石、湖石、英石、千层石、斧劈石、石笋石、花岗石等,三三二二、三五成群,散置于路旁、林下、山麓、台阶边缘、建筑物角隅,配合地形,植以花木有时成为自然的几凳,有时成为盆栽的底座,有时又成为局部高差、材质变化的过渡,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点缀和提示,这是山石在园林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3.4 驳岸石   驳岸石常用黄石、湖石、千层石,或沿水面,或沿高差变化山麓堆叠,高高低低错落,前前后后变化,起驳岸作用,也作挡土墙,同时使之自然、美观。如武汉市马鞍山森林公园驳岸工程,绵延自然,与湖面、水生植物相映成趣。   3.5 石山洞穴   石山洞穴以黄石、湖石、露头石等堆叠成独立或傍土半独立的山石,俗称“石抱土”。一般高3-5m,高者可达数lOm,并常在山脚设计花坛、池塘、水帘、洞壑。   3.6 山石瀑布   以园林地形为依据,堆放黄石、湖石、花岗石、千层石,引水由上而下,形成瀑布跌水,这种做法俗称“土包石”,是目前最常见做法。如厦门园博会武汉园知音亭以及汤湖公园高山流水,大气磅礴,水与石的结合,使园林景观更加生动。   4 叠石造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将石料拼叠组合,使之由散变整,由小石变成大石,先要求“拼整”的基本方法,再过渡至一般的拼叠造型技法。关键是“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即要遵循“同质、同色、接形、合纹”4个最基本的拼整原则。因为不同的石种有不同的石性特征,如果将不同石质的石料混在一起,也就违反了自然山川岩石构成的规律,所以,在选用石料时必须要“同质”,即使是同一品种质地的石种,其色泽也相差很大,同样的石种也有偏黑、偏白、偏灰等各种颜色,所以在组合拼叠时也要求保持统一色相。其次,山石外形拼叠组合时,首先要使拼叠形成的面、缝都能达到最密合状态,拼叠面如有凹凸不平处,应以垫刹石为主,万不得已才用锤击打,拼叠面使之吻合,要使拼接山石的拼接面的外形变化大体一致,使接合处的外形能吻合自然,看上去浑然一体,即为接形。而合纹即是山石形的外轮廓、纹是山石表面的纹理脉络及内在窝洞形态,将山石的这些纹理变化按其特点和共性一一相合或对接,或叠接,或拼合。   (责任编辑 王曼)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