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课改同成长-教育论坛.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们与课改同成长-教育论坛

我们与课程改革 同成长 福建省光泽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国才 Huanggc2003@ 分享故事《后羿射箭》 我想:压力太大和心有旁骛,都难以成就事业。唯有轻装上阵又专心致志,才能成就美好未来。水滴石穿、绳以断木,就是这个道理。今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我们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只有我们放下包袱又心无旁骛,就一定能将理想变成现实、“蓝图”变成一个个“生活小区”。 我们与课程改革同成长 一、分享我的学习与思考——立志成为“研究者” (一)培训与分享 (二)质疑与表达 (三)实践与反思 二、分享“财政困难县”课改行动——做好“引领者” (一)减负 (二)培训 (三)“校本教研”之集体备课 (四)“校本课程”开发 一、(一)培训与分享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我就是这种福利的受益者之一。但是我深知这种福利之于教师群体是多么的杯水车薪!我除了百分之百地珍惜外,还不敢独自享有、独占这份福利。我要让这份福利增值,让尽可能多的同伴分享这份福利,让尽可能多的同伴受益! 一、(一)培训与分享 于是我思考、我记录、我写文章、我开讲座,把这份福利让尽可能多的同伴分享! 比如,在我们光泽县,我可能是第一个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的老师;第一个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本;第一个读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文本;第一个现场聆听余文森、肖川、张华、刘兼、傅道春等“课改先锋”们的精彩报告。 一、(一)培训与分享 记得2001年7月14日-19日,我非常非常荣幸地参加由省教育厅在厦门大学举办的“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班”,听了余文森教授等的6场学术报告;拿到了“内部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训辅导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等。我清楚地记得,我向肖川博士递的第一张条子“有人说,‘高考不改,下面改是枉然。’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一、(一)培训与分享 我清楚地记得,肖川博士操着一口浓重的湖南口音,慷慨激昂。他的原话已经忘记,大致是说,首先,我国的高考制度正在进行改革;其次,我们总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一些事情,“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最记得他的一个十分睿智的比喻:“你可以数清一个苹果有几颗种子,但无法数清由这几颗种子结出的苹果。” 一、(一)培训与分享 我真得很激动、很兴奋!“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一切孩子!”“为了重塑二十年后中国文化!”……我当时就想,中国教育有“戏”了! 我曾经多么兴奋地与老师们谈论“等级制”;多么幸福地勾勒“等级制”下的教育与评价的美好图画;多么虔心地憧憬“等级制”下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快乐…… 一、(一)培训与分享 但是又留下多少的痛苦与遗憾、多少的追问与无奈,但是我始终没有失去信心与期待!终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战鼓擂响了。真是“忽如一夜春来风,千课万课笑脸开!” ——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 一、(一)培训与分享 回家之后,我整理笔记、我回味报告、我阅读文本、我汇报反馈。总觉得意犹未尽。“我应该还能做得更多些!”我想。我再次拿起“课标”思考:教育的载体是“教材”(看来当时的想法是片面了些,教育的载体是课程),教师主要是凭藉教材来教育学生;学生主要从教材中获得滋养。教育理念发生变化了,教材肯定要、也一定会发生变化。 一、(一)培训与分享 那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在新“课标”的规范下,教材会是怎样的,应该是怎样的呢?我试着来“编一编”教材吧。第一次有这种想法,我感到很可笑——你什么人,你来编教材?再一想,不对,新理念不是说: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开发者和建设者吗!我当然可以试一试,于是我写了一篇文章《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对编写小学〈语文〉教材的思考与建议 》(《语文世界》2000\2)嘿,有些观点,还真与“实验教材”不谋而合呢!我们来看看: 一、(一)培训与分享 我想起两句名言 苔花虽小,也学牡丹。 我们之所以攀登,不是因风光的顶峰,而是为沿途的风景和永恒的过程。 一、(二)质疑与表达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思想家。”这是课程改革寄予我们的期待;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内涵。 观察、阅读、思考、质疑、分析、表达、实践……之于今天的老师尤为重要。我们学习别人,不只是为了追上他,更是为了超越他!要超越,就不再是一味的“接受”,而是探究;要探究,就必须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疑问;有了疑问,就要去分析、去表达;解决了疑问,就去实践、去验证,只有这样一步步脚踏实地地行动着,才有可能成为“研究者、思想家”。或者说,这个过程的本身就是“研究者、思想家”。 一、(二)质疑与表达 今天的我们,要信奉真理,但不迷信真理;我们要崇尚科学,但不迷信科学;我们要追随领袖,但不迷信领袖!因为,伪真理、伪科学、伪领袖,过去有、今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